技艺@“国潮”扎染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扎染,是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扎染技艺不断衍变,不仅传承着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还在助推地方经济复苏、发展文化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江苏南通,扎染技艺曾经是当地的创汇项目,带动了经济发展。但随着出口订单缩减,步入低谷的南通扎染品牌在险境重生,求新求变,不仅积极推动“国潮”发展,还大力开展各项活动,为非遗技艺保护、年轻人才的接力传承注入能量,促进非遗扎染技艺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激发和调动纺织传统工艺走进当代生活。
传统技艺曾助推经济复苏
扎染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织物染色技艺,古称扎缬、绞缬等,即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扎染有100多种组合变化技艺,能使被染色的织物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即使扎结出成千上万朵花,染色后没有一朵是相同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在我国,扎染已有数千年历史,南北朝时期,扎染被广泛应用于汉族妇女的衣着;在唐代,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1974年,江苏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结合外商拿来的扎染样品,研制成功扎染服装生产技艺,开始接受外方订货,为南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南通市海安县申报的南通扎染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独特的纹样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而以南通扎染技艺为代表的近现代扎染却是助推地方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柱。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南通市有关企业与日本建立了扎染产品贸易往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介绍,随着订单的增多,对南通地区的加工厂有了新的要求。1977年,南通市建扎染厂;1979年,海安县建扎染厂。1979年12月7日,关于评选扎染加工地点的会议召开,南通和吴江、海安成为扎染服装加工地。据《海安县志》记载,1987年,海安县有扎染企业3个、职工527人、外发加工人员17480人、产值4220.81万元,为江苏的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潮”品牌打开传播新窗口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外贸需求的减弱,海安扎染陷入困境,进入转型期。“1993年,我作为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临危受命接手海安扎染厂后,一边进行市场化改造,一边挖掘、整理和服制作技艺,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服饰的融合之路。经过不断改革、嬗变,扎染企业陆续兴起,2006年,海安扎染厂更名为江苏华艺集团。”华艺集团董事长邰卫国介绍。
“近年来,我们不断汲取传统染、织、绣等传统技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科学管理,进行传统技艺市场化的实践,并将产品视觉差别化创意与时尚跨界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针织、梭织、皱褶、毛衫、家纺等,形成了非遗创新与研发设计、数码技术、生产智造、整合营销、渠道建设融合发展的市场运作体系。”邰卫国说,有着40余年历史的华艺集团深知非遗传承既要在保护技艺方面狠下苦功,还要在“活态”融入当代生活的创新方面力求突破。华艺集团在发掘南通扎染技艺融入扎染创新与时尚应用的同时,通过整合南通地区钩针、编织、手绣、钉珠、蓝染等特色资源,打造了“艺术染整”集成创新平台,为优秀服装品牌提供非遗时尚化研发设计智库,为本土原创品牌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在此基础上,华艺集团2010年建立“弄影”女装品牌。“‘弄影’以南通扎染非遗为特色,将东方艺术人文精神与适合现代审美的时尚元素巧妙结合,满足年轻人热衷于‘国潮’的需求。” 邰卫国说,基于对华艺扎染技艺的创新,弄影以“水”“雾”“影”“画”“质”为视觉关键词,对面料进行艺术再造,倡导东方美学和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