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在梧桐掩映的华山路上,一幢建筑十分显眼,该建筑在玻璃体上嵌有一块斜向切割的赭红色突出块,宛如戈壁滩中的风蚀岩巍然矗立。这是怎样的一座建筑?如此设计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里,了解一下吧↓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设计理念:赤子情怀,石破天惊
这座建筑是钱学森图书馆,它的外形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整个建筑采用“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以方正的结构寓意钱学森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以开裂的石头寓意钱学森迸发的智慧之花以及从戈壁滩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国航天事业。
建筑外墙以红灰色为主调,镶嵌在一块轻盈通透的玻璃形体上,外形简洁庄重,面向华山路的外墙上隐约可见钱学森笑容可掬的肖像。
图书馆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高度23.9米,共分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2010年6月破土动工,2011年12月11日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开馆。
截至去年年底,本馆馆藏文献、手稿、书籍61000余份,实物700余件,有关钱学森照片1500余张,展出文献和实物近1500件。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建筑故事:记录钱学森的奋斗一生
每当中国航天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之时,有一个名字总会被人们提起——钱学森,他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早期火箭、导弹的研制,而且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还牵头制定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八年四弹”规划,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1929年,钱学森以入学考试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从此,钱学森这个名字就和交通大学联系在了一起,这座百年老校也留下了一代“学神”从青葱岁月走向航天报国之路的足迹。
1919年建成的交大老图书馆,是一幢维多利亚风格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可容纳藏书10万余册,是钱学森上学时每天必去的地方。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钱学森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仅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到目前为止从其亲属处征集的钱学森书刊收藏为计,就有书籍14000余册,中外期刊11500余册。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钱学森图书馆除了序厅、地下圆厅和临展厅以外,常设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如今,顺着馆内环形坡道徐徐下行,就可以来到圆厅,这里矗立着钱学森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东风2A导弹实体。它的一侧是巨幅油画《最危险的时刻》,描绘的是当年“两弹结合”试验中,导弹与原子弹进行对接的关键时刻,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亲自坐镇对接现场,给现场广大指战员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另一侧,则是复原场景“地下控制室”,再现“七勇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景。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华山路&「记忆」建筑可阅读:徐汇这座图书馆,藏着追星逐月的飞天梦
文章插图
圆厅与临展厅之间的天顶上悬挂着一枚银光闪闪的卫星,这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1:1仿真模型。“东方红一号”外形为直径1米的球形72面体,依靠银锌电池供电,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期间传回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