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弗&明月几时有:苏轼在中秋节写下的这首词,可能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品( 二 )


王弗&明月几时有:苏轼在中秋节写下的这首词,可能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品
文章插图

而不同于的富庶的杭州,当时的密州还是荒凉偏远之地。而且,当地官吏为了讨好朝廷,甚至故意瞒报了严重的蝗灾,更使密州百姓苦不堪言。
苏轼到任密州知州以后,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减免本地税赋,一方面积极组织赈灾,体恤百姓。两年多下来,他在密州干得有声有色,深得民心。
尽管密州的生活显得如此平淡,但苏轼的雄心壮志不曾消失。
有一天,他外出狩猎,把自己幻想成为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将,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王弗&明月几时有:苏轼在中秋节写下的这首词,可能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品】远离朝廷的苏轼,其实一直在关心国事。当时,西夏数次侵入宋境,而北宋的还击软弱无力,几次丧师辱国、失地赔款。
所以,苏轼虽然远在密州,却幻想着能像80岁始受重用的冯唐一样,再次被朝廷征召,即使是被安排上阵杀敌,也在所不惜。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正月,40岁的苏轼梦到了自己的亡妻王弗。王弗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结婚,11年后,她因病去世。与王弗一起生活的11年,也是苏轼人生中最昂扬向上的一段时光。然而王弗死后,苏轼开始仕途坎坷,人生失意。


王弗&明月几时有:苏轼在中秋节写下的这首词,可能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品
文章插图

因想起亡妻而肝肠寸断的苏轼,在密州的冬天里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从爱情的角度读这首词,就已经让人感到凄凉与沉痛。而如果结合苏轼一生的宦海沉浮,更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雍熙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对酒当歌,喝得酩酊大醉。
在离开杭州以前,苏轼原以为到密州任知州,可以跟在济南的弟弟苏辙更近一点。没想到的是,在密州已近三年的他,仍然没有见到弟弟,他们俩已分别了七年。
于是,面对着中秋节的月亮,苏轼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王弗&明月几时有:苏轼在中秋节写下的这首词,可能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品
文章插图

在解释这首词时,很多人只认为这是他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但从这首词前的小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如此:“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辙字子由)。”
一个“兼”字,就表明了怀念弟弟,并非这首词的主旨。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中秋赏月,以及他本人的现实感受,而词到了下阕,才真正进入到主题,也就是词人的真实所思所想。
“不应有恨”是词人在自己说服自己,人生哪里都有不如意,天上之月都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呢?
很显然,这里的“悲欢离合”,就不单单是指他与弟弟之间的分离了,还包括他被迫远离庙堂的无奈,和对朝廷的矛盾心理。


王弗&明月几时有:苏轼在中秋节写下的这首词,可能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品
文章插图

词的最后,苏轼自我安慰说:既然事情已经如此,那就不妨顺其自然,让我们共有的明月,突破一切时空限制,把彼此分离的人,再次联系在一起。
这里“共婵娟”的对象,也不仅仅指与弟弟团聚,还表达了苏轼想再一次立身朝廷,为皇帝效力的心愿。
试想一下,此时的苏轼才刚满40岁,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如日中天的年纪,虽然彼时他被贬谪到了外郡,但他毕竟不是“池中之物”,早晚要重新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