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曹刿论战》曾是必背的课文,其中名噪一时的曹刿最终结局如何?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
齐桓公!《曹刿论战》曾是必背的课文,其中名噪一时的曹刿最终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有很多人感觉很熟悉,没错这就是出现在我们语文必背的课文《曹刿论战》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话。
飞鱼现在看到这句话,还能想起当年因为背不下来这篇文言文而站过的课堂,是那样的“亲切”。
那些年最羞于的罚站,放在现在来看,似乎也是一种经历,至少这份经历告诉了我,要用心背诵文言文,不仅考试时要用,说不准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就能用的上。
就好比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曹刿的。
通过《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想必不少人都很佩服曹刿的智慧,甚至有人说他是天生的兵家,至于这点是否准确,我们稍后再说,不过这件事情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在春秋那个乱世,排兵布阵的打法开始落伍,而智谋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则越来越重要。
而曹刿的名声,就是伴随着一场战争而来的,这场战争发生在齐国和鲁国之间,战争的结果是弱鲁败了强齐,曹刿就是属于鲁国的阵营,也是鲁国能胜利的关键人物。
齐桓公!《曹刿论战》曾是必背的课文,其中名噪一时的曹刿最终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按理来说,曹刿如此会指挥打仗,在那个乱世该是存在感十足才对,可是我们翻遍史籍,关于曹刿的事迹却少的可怜,甚至连《史记》根本没有关于此人的任何记载。
那么问题就来了,名噪一时的曹刿除了这一场战役外,他是否还有其他的功绩,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此事我们还得从曹刿的生平说起。
曹刿,在历史上出现的很突然,消失的也突然,好似流星一般,结合春秋时期以国为姓,曹刿应该是曹国曹叔振铎的后人,不过这点也并没有定论,只是后人的推测,这不仅让很多人怀疑曹刿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曹刿是曹叔振铎后人,目前也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不过在曹刿生活的这时,曹国应该是灭亡了,所以曹刿也就成为了鲁国人,不过曹国是被宋国所灭,至于曹刿为何没成为宋国人而变成了鲁国人,这是一个谜。
齐桓公!《曹刿论战》曾是必背的课文,其中名噪一时的曹刿最终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不过让人更不解的是,曹刿在那时候如此有名气,为何《史记》中却又无此人的任何记载呢,对于这点也有些人提出,《史记》中的曹沫其实就是曹刿。
他们两人是同一人的说法是备受争议的,虽然他们出现的时间点相同,又同为鲁国人,但他们两个人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曹沫是以力大勇敢著称,是个刺客类型的人物,而曹刿明显是个智慧型的指挥官,所以把这两人当成一个人来看,是不准确的。
既然没有定论,我们暂且也不深究,我们接着来看曹刿在历史上仅有的2次露面。
曹刿的第一次露面就是我们熟知的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这次战役的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鲁国,此时齐国正值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大,鲁国是鲁庄公在位,国力弱小,在两国的战争中,鲁国取得的成绩几乎是全败。
齐桓公!《曹刿论战》曾是必背的课文,其中名噪一时的曹刿最终结局如何?
文章插图

齐桓公不痛快的时候,总想着拿鲁国出口气,经过前几次的胜利,齐桓公也飘了,他不顾管仲的劝阻,再次兴兵伐鲁,消息传到鲁国,鲁国举国震惊。
就在这危难之际,曹刿主动求教鲁庄公,提出了全力抗击齐国的建议,并且表示出了自愿跟随鲁庄公一起出战的意愿,这也从侧面说出了曹刿的在当时的身份并不平民或者奴隶,最低也应该是一个“士”,不然想见鲁庄公都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