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匠心传文脉 妙手修古籍( 二 )


清代李调元编印的《函海》是研究巴蜀地区历史、文学、金石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这部丛书的纸张颜色比较特别,修复时需要配色染纸。工作人员用茶叶水浸染出与原作颜色相同的纸,不料10天后染色纸开始变色,大家都急得团团转。彭德泉立即请教专家顾问,综合专家意见后,采用陈茶煮水做染料。选茶、熬制、染色,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染制出与原书颜色一致且不会变色的纸。大部分书册糟朽无书衣(封皮),考虑到此书的价值和使用频率,修复团队决定用蜀锦作书衣,改四眼装订为六眼包角装订,以延长书籍寿命。这部古籍修复完成后,得到专家和收藏单位一致好评。
修复古籍,除了信息录入、清洁、消毒、配纸、染纸等前期准备工作外,还要经过托、补、裱、拆、锤、压、捻、齐栏、打眼、钉线、贴写书签等2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规范,要求修复师心细如丝。
博物馆里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修复工具:用于揭启画芯和书页的竹启子,锤平补纸的木锤,裁补纸、绢、布等材料的马蹄刀……彭德泉很看重修复工具的制作,“做竹启子用的楠竹,是我带领员工去川南长宁竹海弄回来的。马蹄刀、木锤、钢钉,是我去木器厂和铁匠铺让师傅按照我们的要求制作的。我们还用中药材研制了纸质文物防虫防霉专用药,可以有效防止虫、霉对古籍的伤害。”
走进三楼的修复室,彭德泉现场演示了《宝贤堂法帖》的修复。这是四川遂宁市图书馆收藏的明代十二卷木夹板朱拓丛帖,有虫蛀、污渍、空壳脱裱、四周边沿磨损等问题,修复难度较大。彭德泉拿起马蹄刀,小心翼翼地把肉眼可见的泥点、虫屎等污垢一一剔除,又用羊毛排笔扫去灰尘。接下来,细致地清洗书叶,湿揭背纸,湿揭命纸(绢本书画装裱后紧贴绢背的一层纸),将画芯脱裱的部分打浆、复位,再用汪六吉棉料宣纸更换原来的命纸。由于拓片存在掉色现象,彭德泉在修复过程中严格控制水分,采用“飞托法”上命纸,防止拓片掉色晕染到边条上。
除了古籍碑帖,彭德泉还带领工作人员修复过不少革命文物。“巴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红色文献,包括红军布告、档案、标语、钱币、票据等,是我们用3年多时间修复、整理出来的。修好的文献交付给博物馆,得到了专家和馆方高度肯定。不久前,博物馆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专题展中展出了这批文献。”彭德泉自豪地说。
传承工匠精神
走进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研学培训基地,“鲁萌工作室”的标牌十分醒目。工作室里这个面容清秀的姑娘,从事古籍修复已有十余年。200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的鲁萌偶然接触到古籍修复,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放弃了收入较高的汽车销售工作,来到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鲁萌的执著与刻苦打动了彭德泉,修复中心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先后推荐她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纸质文物修复和传拓技艺培训班、研修班,她都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鲁萌拜古籍修复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杜伟生为师。在名师指导下,她的技艺一路精进,逐渐成长为修复中心技术骨干,牵头完成了多个国家级修复项目。2019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首批“成都工匠”,鲁萌榜上有名。
在修复中心里,像鲁萌这样的青年修复师还有不少。杨世全原来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起初,彭德泉对于他能否静下心学习有些怀疑,但他竟耐住性子接受了长达9个月的岗前培训,并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上岗考试。在修复实践中,杨世全练就了过硬的技术。
陈亚是一名聋哑人。10年前,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学习。经过长期艰苦的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修复师,获得2020年“成都工匠”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