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赋$元好问很深刻的一首诗,批判古代美男表里不一,最后14字讽刺至极

文/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元好问是个名人,金元两朝文人凋敝,元朝更是阻断了士子晋升路线,唯独在金元之交出了一个元好问,留下了两本《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这才让那会儿的文学史堪立足于世。
元好问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是诗文词曲全才,而且作为当时北方文学的文坛盟主,擅长评价人物。这个评价还不限于当代,许多历史人物都没逃得了元好问的品评,包括晋朝的美男子潘岳。
潘岳也算是个名人,不过却不是什么好名声。现在的人知道他,应该都是听了“岳美姿仪,少时出门,常为妇人投果满车而归”这段故事,对他的文学了解不是很多。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提到过他,“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潘江是潘岳,陆海是陆机,并称“潘陆”。
潘岳这人长得帅,但做人却不怎么地道,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元好问在《论诗》中给潘岳的评价。
闲居赋$元好问很深刻的一首诗,批判古代美男表里不一,最后14字讽刺至极
文章插图

【诗篇】
论诗三十首·其六元好问 〔金朝〕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闲居赋$元好问很深刻的一首诗,批判古代美男表里不一,最后14字讽刺至极
文章插图

【字句】
这首诗题为《论诗》,内容上也是直切主题,以议论起笔。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这句话说得很通俗,也很明白。
杨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了“心画心声”的说法:“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心画心声意在强调作者本身情操对作品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从一个人的言论文章中就可以判断其性情。
元好问说这种说法“总失真”,很明显便是不认同了。第二句紧接着第一句而来,文章里哪里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呢?不可能的!
闲居赋$元好问很深刻的一首诗,批判古代美男表里不一,最后14字讽刺至极
文章插图

到这里,驳论和立论结束。元好问驳斥了前人心画心声的说法,认为文章不能反映作者性情,接下来就该给出论证了。
元好问举的例子,是潘岳的《闲居赋》。我特意找到《闲居赋》中读了一下,正是潘岳的典型风格,繁饰密丽,以辞藻与典故堆叠见长。通篇主旨是总结三十年为官生涯,表现自己的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
可潘岳在现实中的为人,与《闲居赋》中形象却大不相同。现实里的潘岳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他为了谄事贾谧,在安仁望见远远而来的车马就遥遥下拜。
“争信”是一个强烈的反问句。读完《闲居赋》的人,谁会相信潘岳能够做出如此行径呢?
但是他就是做出来了,还做得很自然,很理直气壮,一点气节都没有。
诗的最后,并没有明确点出结论。但元好问对“心画心声”的看法已经全部包含在情感强烈的最后一句中了。
闲居赋$元好问很深刻的一首诗,批判古代美男表里不一,最后14字讽刺至极
文章插图

【尾言】
孔夫子有言:“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句话中的智慧仍然没有过时。毕竟,说话写文章都不需要什么代价,习惯了撒谎的人甚至张口就来,毫无心理负担。一个人真正的性情风骨,还是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和面对大事的决断中显露出来。
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闲居赋$元好问很深刻的一首诗,批判古代美男表里不一,最后14字讽刺至极
文章插图

现在不是流行一个词儿叫“人设”吗。其实古代人也有这种说法,哪个文人不想把自己塑造的伟大崇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