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雪&深读《红楼梦》:茜雪不是被撵走的,她的故事隐喻了钗黛的结局
作者:玉山
文章插图
《红楼梦》里丫鬟们的生活逻辑,王蒙概括为“不奴隶,毋宁死”,非常简洁而且精准。
做稳奴隶,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失去为奴的资格,不啻灭顶之灾。金钏被撵,立刻就投了井;晴雯顶嘴顶得跟真的似的,而贾宝玉一说让她走,立刻就要死要活。
像宝官、玉官那样选择主动离开,真心需要过人的智慧与勇气。
但是,还有一个人,也是主动离开的,却往往被人忽视。
我说的是茜雪——对,她并不是被撵走的,而是自己主动离开。这个才露面便消失的女子,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书里一众丫鬟的悲剧命运,并隐喻着林黛玉、薛宝钗的结局。
文章插图
一,茜雪不是被撵走的第八回里,茜雪因为一碗枫露茶没留住,让李嬷嬷喝了,惹得贾宝玉大怒,摔了茶碗,还要“撵了出去”!之后,茜雪确实不再露面。
那么,她是不是被撵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茜雪被撵,其实仅仅是李嬷嬷的说法:第二十回,李嬷嬷因为一碗酥酪生气,说“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
李嬷嬷的话是不靠谱的。因为,脂砚斋在这里有批注:“用一撵字,屈杀宝玉。”
就是说,李嬷嬷冤枉贾宝玉了。宝玉发火归发火,过后并没有撵走茜雪。
而且,脂砚斋还有批语:“(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
文章插图
这些批语说明,茜雪的重头戏在后面:在贾家被抄后,她去狱神庙安慰被关押的贾宝玉。
在枫露茶事件中,茜雪当然是完全无辜的,李嬷嬷不是她有资格管束的人。贾宝玉酒后失德,迁怒于人,已经很过分,如果最后当真撵走,这要结下多大的仇怨?
【 茜雪&深读《红楼梦》:茜雪不是被撵走的,她的故事隐喻了钗黛的结局】结果茜雪却一点不记仇,反而去慰问?那不是茜雪,是圣贤。——其实圣贤也是做不到的。孔子就明确反对“以德报怨”,他提倡的是“以直报怨”。
整部《红楼梦》里面,谁也不是圣母。茜雪自然也不是。
而且,除了李嬷嬷之外,书里再没有人这么认为。后来鸳鸯谈起旧时的伙伴,说“去了的茜雪”,“去了”,就是“离开”。“离开”,与“被撵走”,完全是两个概念。
鸳鸯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事情真相:没有谁撵茜雪,她是主动离开的。
能不能主动离开?当然能。袭人的母亲、兄长不就考虑过为袭人赎身吗?除了赎身这个途径,不还可以“出去配个小厮”吗,只要自己想走,终归是有方法的。
文章插图
二,茜雪为什么主动离开因为看透了,想明白了呗。
贾宝玉毫无道理的一次暴怒,扯掉了他自己温柔体贴的面纱,让茜雪看穿了他的面目,也看穿了自己的命运,非得像袭人似的挨上一记窝心脚还不醒悟?
而且,因为枫露茶事件,茜雪肯定是受了处分的,也许是诫勉谈话,也许是经济处罚——连李嬷嬷都受处分了,被迫提前退休,过了好一阵子不露头。这可能就是导致李嬷嬷发现茜雪消失就想当然地认为她是被撵走的原因。
而在茜雪看来,以李嬷嬷哺乳之功尚且受辱,自己还能抱什么幻想?
这哪里是可以讲道理的地方。聪明人看破这一层,就会自谋退路。
何况,茜雪不仅聪明,而且自尊——这在贾家,无疑属于濒危物种。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