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水浒传中,江湖好汉看见宋江为何倒头就拜,杜月笙曾总结为三点!

宋江如果单纯靠混,怎么能混成江湖大哥呢?像宋江这种名声在外的大哥,单靠混是不可能混出诺大名声的。江湖讲究啥,讲究的是面子是人情,后世有一位江湖大佬叫杜月笙,曾经在江湖上混到很高的地位,不知道是否受宋江故事的影响,但是,他曾总结过混江湖的三碗面,和宋江的行为很合拍,结合三碗面,看看宋江是怎么混江湖的:脸面,情面,场面。三碗面,宋江都吃的很好。王婆!水浒传中,江湖好汉看见宋江为何倒头就拜,杜月笙曾总结为三点!
文章插图
脸面。宋三郎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一报宋江的名号,不管多牛的好汉,都倒身就拜口呼:三哥。这是脸面。为何宋江能名声在外。从什么时候开始宋江被江湖人所知呢?宋江的名声怎么来的?水浒上没有讲,一开场宋公明已经是一个江湖上人人敬仰的名字了。盲猜一下在江湖上取得诺大名声,仗义疏财是少不了的,往外撒钱是成名的一个捷径。阎婆惜怎么跟的宋江?因为宋江给她爹买了口棺材。宋江认识阎婆惜吗?不认识。阎婆惜一家在京城从事娱乐业,有一个自称郓城县的人和阎婆惜耍的很好,阎婆惜一家在京城是十八线小艺人,娱乐圈混不下去了,决定来郓城县投奔那位大爷。来了才发现,根本没那人。因而困在郓城县,郓城县人的文化素养又不如京城,欣赏不来阎婆惜的小曲,导致阎婆惜一家陷入困境。甚至阎公一死,连安葬的钱都没有。阎婆求助县里一个相熟的媒婆,王婆。求王婆给女儿找个好人家,赚点银子安葬自家男人。王婆知道宋江仗义疏财。他和阎婆说:这个大官人,是这本县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做宋江大官人。家里钱过北斗,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亦有大象口中牙。这个王婆虽然不如清河县那个王婆有名,但是媒婆红口白牙倒是一样。王婆特地带着阎婆蹲守宋江,拦住宋江后,把困难跟宋江说了一遍,宋江二话没说就给了阎婆一口棺材十两银子。宋江和阎婆不认识,更加不知道她家有个漂亮姑娘,他只知道一点,阎婆有困难需要他帮助。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卖唱的老妇人尚且如此,如果江湖好汉有个马高镫短求到宋江,宋三郎肯定是热情帮忙的,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宋江办事敞亮,给钱及时,及时雨这个名号在江湖上逐渐打响。在一次次撒钱的加持下,及时雨的外号,逐渐被江湖好汉认可传颂,口口相传,很多好汉虽然没见过宋江,也都听过宋江的名字。王婆!水浒传中,江湖好汉看见宋江为何倒头就拜,杜月笙曾总结为三点!
文章插图
江湖好汉的面子,都是自己闯出来。江湖好汉要想有面子,第一就是不爱财。宋江是这方面的成功者,当然也有反例。水浒传中有位好汉打虎将李忠,他是史进的师父,和鲁智深很早就认识了,有过两次深入交往,但是因为对钱财太执着,鲁智深这个大靠山他愣是没有结交上,白瞎了二龙山,少华山的人脉。情面。情面通俗的解释是私人间的情分和面子。这方面宋江玩的更溜,对那些他认为有用的关系,他都是努力维系。比如初识武松时,宋江发现他果然是一条好汉,于是倾心结交,每天领着他吃吃喝喝。此前武松在柴大官人府上已经被嫌弃了,要不然也不会沦落到在廊子下烤火。《水浒传》上写道: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以武松敏感的性格,如果不是生病,大约早就走了。遇到宋江,宋江不但给他做了新衣服,每天白天夜晚都拉着他亲亲热热的说话,武松体会到了兄弟般的热情。武松要回乡,柴大官人拿出银子,当着众人给了武松,颇有点施舍的意思。宋江咋办的?他送武松,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武松觉得宋江对自己太好了,非要拜宋江为义兄,对着宋江拜了四拜,宋江安然领受,然后让宋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十两银子送给武松。他的目的达到了。柴大官人给武松的银子未必比宋江少,他这种垒世福贵的人家,对钱财不安感兴趣,出手就是巅峰,但是给钱的方式不对,导致很多钱财都打了秋风。对英雄人物,送钱也是有方法的:第一:柴进的钱是当着自己手下人和一帮江湖豪侠给的,有炫耀的意思:你们看我多爱才。第二,柴大官人身份尊贵,对此时还默默无闻的武松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此前怠慢,武松要走时也没有十八相送。因为武松不是林冲宋江那样成名的江湖任务,所以柴大官人对他恨不在乎。所以同样送钱,宋三郎用十两银子获得了武松的心,柴大官人的钱,大概率打了水漂。宋江给武松的钱钱和给阎婆安葬阎公的一样多,宋江在阎婆惜哪儿收获了快乐,在武松这儿却收获了一个好汉的心,事实证明,没有白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