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二 )


据说这与很多外地参展商没来有关,所以这一届北京国际书展基本上等同于北京书展了,但又比朝阳公园的丰富,比如在5G阅读展区,碰上了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英文版发布会,英国的宙斯之首出版社老板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让我想起了经典老影片《诺丁山》和《国王的演讲》。要说外文系列,童书区和外文出版展区里,也颇有特点,拿《China daily》的头版来说吧,这是我已知的风格,这样的头版插图,算得上是世界插画师的“诺奖”提名了,当然这也算是最贵的插画,与之可比的是Apple公司的墙纸设计。
扯远了。总之,在这个明媚的下午阳光里,在参观人数还不及展出的图书多的大场子里,可以随意穿梭在各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看”书——看见书。也是一件幸事。
我时常能在地铁碰见一些女性,手捧一本书,专注地看,或是小说,或是散文,或是专业书,在电子阅读已经把业余时间从纸边抢走的当下,每每看到这样的阅读场景,我都会在心中有了答案似的,告诉自己:纸质书不会被取代,也不会被边缘化。所以,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阅读,不论是什么形式,什么媒介,都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或者是一种装饰。其实,阅读本身并无意义,读与不读才关乎大义。所以,与其在内容上下了千年功夫,倒不如想想怎么把人吸引到书里来,这也是书店发展的问题,当一本书不再吸引人,那才是书的最后一天,在出版业如此繁荣和快捷的今天,仍有一重要分支是在旧书里发展,在更久远的古籍上前进,不是新书不如旧,而是太多的书没有用。也许,出书与卖书,买书与阅读,阅读与闲置,一直就是困扰局中人的矛盾纠纷案件,剪不断理还乱。
所以,在今天这一切都无关乎知识,因为我们获取一种知识今天有很多选择,不会把书作为第一来源。书的存在,早已不是一种媒介,而是一种古老又年轻的材料,怎么用,怎么创造,怎么变现,有太多的可能。起码我从5G阅读上已经看到,此书非书,然而又是书。
今天我们可以把书当成知识的载体贩卖知识,或者当作藏品在赋予它更高的价值,又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材料成为智能生活的一部分,未来书是什么样子,或者到底什么是书,这是不是下一届或每一届图书节要回答的问题呢?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

【 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出版社$纸质书不会被取代,我想这也是北京国际图书节年年举办的意义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