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水滴来计时的器物叫什么
古代用水滴来计时的器物叫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 。“铜壶滴漏” , 能精确计算24小时,也就是12时辰的规律和变化,是古代中国人的创举 。此物件最早诞生于西周时期,兴盛于西汉 , 从皇宫贵族向民间演变 。
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 , 相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 , 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
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根据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 。
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 。通过充满了沙子的玻璃球从上面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 。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 , 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分钟 。它由两个白色的座子和三根透明的柱子搭成,中间是两个水滴形状的透明玻璃罩组成的"葫芦" 。它的玻璃罩里有许多紫色的沙粒,这些沙粒能通过小孔,从一个玻璃罩流向另一个玻璃罩 。没错,它就是沙漏 。沙漏也叫"沙钟",是古代一种计时装置 。沙漏与我国古代另一种计时工具漏刻的工作原理大体相同 。漏刻是根据从一个壶流到另一个壶的水量来计时,而沙漏则是根据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沙量来计时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 。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 。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公元前1300~前1027年 , 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 。《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有 ,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 。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 。《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 。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西方发现最早的沙漏大约在公元1100年,比我国的沙漏出现要晚 。我国的沙漏也是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沙漏的制造原理与漏刻大体相同,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时间来计量时间 。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 , 水容易结冰的缘故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 。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 , 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 。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 , 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 。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 。
古人计时有巧招的故事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有:刻漏、沙漏、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大明灯漏 。
【古代用水滴来计时的器物叫什么】计时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 。
1、刻漏又称漏刻、漏壶 。
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 。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 。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 , 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 。后来创造出受水型 , 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 , 提高了计时精度 。

文章插图
2、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 。《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 。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
3、水运浑天仪
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运转 , 能模仿天体运行的仪器,并可以测定时间 。这个浑天仪改进了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设计,注水激轮 , 令其自转,昼夜一周,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以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当然比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更加精巧、复杂了 。
4、水运仪象台
是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世界史上继一行之后的重大创造的继续,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
5、大明灯漏
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 。它是利用水力驱动 , 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
扩展资料:
星象定时:
这种方法比用动物报时的方法更加古老 , 它是根据月亮和星星的晚上位置变化来确定晚上时间阶段的 。
根据月亮有“初一升初二长,初三初四见月亮”“二十八九月亮一扭”开始计算时间,一般由“十五月中天”,“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等计算夜间时间,到了冬天还有“参落正南”——半夜之说(参指三星) 。
另外,根据北斗星在每个季节的晚上转动位置则更是古代晚上报时和研究四季的重要方法 。北斗星在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的黄昏6点和早6点位置和晚上12点的位置——卯时、申时和子时是十分准确的,北斗七星正好在正东西和正南北方位 。
夜行的人们经常根据季节看北斗七星的位置判断夜间的时辰应该是什么时间,所以古人有“斗转星移”一整套夜观天象之术 。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用水滴来计时的器物叫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用水滴来计时的器物叫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 古代湖泊的雅称,古代对珍宝的雅称
- 古代一年有几个月
- 卖古董合法
- 盘古大观什么时候建的,北京盘古大观为什么拆除龙头
- 古诗压碎指哪个季节
- 最古老的文明是哪个文明,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文明
- 古代三山是哪个城市,古代地名对应的现代城市及相关古诗
- 中国古代有大象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转学条件,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学都能转学
- 古代冠礼多少岁,我国古代男子行冠礼的年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