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独立#心中有框架,育儿不焦虑,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育儿指导书

文|弥小木
这几年看过很多的育儿书籍,比较偏爱框架类的育儿书籍。因为框架类的书籍,会将育儿划分为几个阶段,根据阶段不同,养育重点有所不同。这样的书籍,更有方向性。
有这样的阅读偏好,来自于阅读宋明妮的《育儿的逻辑》,那是一本养育思路很清晰的育儿书。那本书更多的是,作者育儿心得的总结。最近看的《从出生到独立》,也是框架类的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从出生到独立》,是专业心理学领域的人所编写的一本书。有临床心理科的主任医师,也有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等等。
【 从出生到独立#心中有框架,育儿不焦虑,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育儿指导书】从出生到独立#心中有框架,育儿不焦虑,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育儿指导书
文章插图

之前看过一本韩国心理学家写的《家庭心理百科》,那本书也很具有可读性。但那本书是韩国医生根据本国出现的育儿情况,总结写的一本心理书。而这本《从出生到独立》,里面所举的案例,都是我们日常会遇到的。因而阅读《从出生到独立》,有种亲切感。
心中有框架,育儿不焦虑育儿专家孙瑞雪曾分享,将几种不同的育儿理论装在心中,这样在遇到孩子的相关问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市面上各种育儿理论层出不穷,当时觉得很对的观念,也许过段时间会发现是错的。这有点像德国医药采访人员尤格·布莱克在《过度的医疗》里,分享的大量案例,当时信奉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是误区。但如果心中有框架,无论有多少种说法,心中都有更大的可能保持清醒。
有框架的育儿观,能根据孩子的成长,调整育儿的重点,同时改进父母自我成长的重点。如果一直保持不变,怕是不能有和谐的亲子关系。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里,乔父对孩子一向不负责任,孩子小的时候,还能他说什么孩子照做。当孩子们都长大后,乔父依然用小时候对待孩子的方式,换来的是孩子们强硬的态度。看着《乔家的儿女》里,乔父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先不提乔父的自私。如果乔父能认清孩子已经长大,在和孩子交流时,用适合的方式沟通,也许会好一些。
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面对孩子的情绪。处于婴幼儿期的孩子闹情绪,和学龄前儿童发脾气,父母的处理方式是有区别的,《从出生到独立》里,有分享具体的方法。
《从出生到独立》中,将孩子的每个阶段,家长需要关注的重点,都做了分享。可以将这本《从出生到独立》,当成一本工具书阅读。孩子处在哪个年龄段,翻阅相关内容,看看自家孩子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养育重点。没问题最好,有困惑看看书中的意见,也许能恰好解答当下的疑惑。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想做不焦虑父母,心中有育儿框架,能适当缓解一些养育焦虑。哪怕没有困惑,阅读这本《从出生到独立》,也很有收获。除了框架性的育儿观分享,《从出生到独立》还结合真实的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出生到独立#心中有框架,育儿不焦虑,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育儿指导书
文章插图

这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育儿书一千个家庭,会有一千个育儿烦恼。只有理论指导,没有具体案例,所谓的育儿理论,也只能是育儿理论。看完一本书,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能与实际生活结合,带来一些具体的改变。阅读《从出生到独立》,除去框架育儿观带来的指导之外,里面的具体问题解读,也很有启发。
比如,《从出生到独立》里,分享的"学龄前的8条具体规则",就很贴近学龄前儿童家庭的需求。我家老二,处于学龄前儿童。对比了下《从出生到独立》分享的8条具体规则,还需要做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