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 三 )


余华写过这样的话。
余华文字的残酷,和他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
现在看来,他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灵感可能都来源于他父亲所在的那家医院。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和哥哥是在医院里长大。医院就是他小时候的游乐园。
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
文章插图
他会趁着护士们不在长驱直入到手术室,静静地站在父亲身后,看着他从病人肚子上的口子伸手进去,扒拉着肠子和器官。
父亲吓一跳,大吼叫一声:“滚出去!”
离手术室不远有一个池塘,他经常看见护士提着一桶病人身上割下来的血肉模糊的东西倒进池塘里。余华对这个池塘有过一段描写:“到了炎热夏天,池塘里散发出了阵阵恶臭,苍蝇密密麻麻像是一张纯羊毛地毯盖在池塘上面。”
相比户外的炎热,太平间里却极为凉爽。里面的水泥床也显得干净整洁。每当酷暑难耐,余华就走进太平间,在那张水泥床上躺下来。“在那个炎热的中午,我感受的却是无比的清凉。”
多年后,当他读到海涅的一句诗“死亡是凉爽的夜晚。”他马上想到了那个夏天的太平间。
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
文章插图
很多时候,死亡对他而言不是恐惧,反倒是一种惬意。
1978年,余华去参加高考,名落孙山。
他子承父业,也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牙医。
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
文章插图
那时,余华被安排到宁波的一个口腔医院进修,很多年后他回忆道:
那个时候宁波刚好枪毙了一个二十一二岁的犯人,枪毙完了以后,就把死去的犯人往隔壁小学里一个油漆斑驳的乒乓球桌上一扔,

从上海来、杭州来的各个科的医生就在那瓜分,什么科都有。

什么挖心的、挖眼睛的,那帮人谈笑风生,挖惯了。
而这就是他的小说《现实一种》的结尾的那幕。
04
从《活着》开始,余华的文字少了冰冷的叙述,转而有了温度。
很多专家学者都分析过,余华作品从冷酷转向温情的原因。
有的说,和余华结婚有关,有的说和余华生子有关。
面对这样的分析,余华有点哭笑不得。
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
文章插图
后来余华自己说,这事儿的主要是和他晚上睡不好觉有关。
白天写杀人,晚上做梦被追杀,他都快要抑郁了。
恰逢此时,他听到了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歌中的老黑奴,一生坎坷,所有亲人都先他而去。
余华觉得自己一直在写死亡,怎么就不能写写活着。
谁成想活着比死更难。
《活着》里这个悲惨的老头福贵,一生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在时代的浪潮中他努力生存,可是命运总会向他开玩笑,到最后亲人都离他而去,仅剩下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
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
文章插图
《活着》后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
在写到富贵儿子有庆,被抽血抽干而死时,
一向冷酷锋利的余华,伏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他曾一度停笔两个月,几经纠结,他一改往日犀利笔法,为人间至痛,郑重的写下了十二个字。
月光洒在路上,像似洒满了盐。
余华的书,为何残酷却又受欢迎。有人总结了其中的诀窍,余华的书里没有坏人,只有厄运。虽然残酷,但是很苦很善良。
苦,让人有强大的共鸣,
而善良,又让人看到无尽的希望。
【 文字$那个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写了最残忍的文字】在第13届作家榜揭晓时,刘慈欣凭借大火的《三体》1800万版税斩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