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疗效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输血疗效评价怎么写

1.输血后疗效评价的意义是什么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血液输注疗效进行评价 。
对于输注红细胞得患者在24小时内对其进行输血疗效进行评估,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期望血红蛋白值=输注红细胞单位数*每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血容量-输注前血红蛋白值)计算出期望血红蛋白值,与输注后实际测量血红蛋白值之间的比较、评价;对于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输注后1小时或12小时对其PPR进行评价:PPR=(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血容量/(输入血小板总数*2/3) 。对所有的疗效评估进行记录,对符合输血目的达到输血效果的输血过程进行关闭,对疗效欠佳的输血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查找原因,努力做到每一次输血合理有效 。
但由于个体差异,医生对输血指针的把握差异导致临床输血疗效评估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
2.输血后疗效评价的意义是什么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血液输注疗效进行评价 。
对于输注红细胞得患者在24小时内对其进行输血疗效进行评估,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期望血红蛋白值=输注红细胞单位数*每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血容量-输注前血红蛋白值)计算出期望血红蛋白值,与输注后实际测量血红蛋白值之间的比较、评价;对于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输注后1小时或12小时对其PPR进行评价:PPR=(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血容量/(输入血小板总数*2/3) 。对所有的疗效评估进行记录,对符合输血目的达到输血效果的输血过程进行关闭,对疗效欠佳的输血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查找原因,努力做到每一次输血合理有效 。
但由于个体差异,医生对输血指针的把握差异导致临床输血疗效评估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
3.如何评价血液输注后的效果临床医生在患者接受血液输注后应及时进行疗效评价 。
主要从 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实验室检查两方面进行:①患者在红细胞输注有 效后可能会出现精神好转,皮肤色泽恢复以及呼吸改善,但血常规 检测是最为客观的指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数值的迅速提升是 红细胞输注有效的有力证据;②血浆输注有效表现为出血减少,容 量恢复,但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好转为更客观的指标;③血小板输注 有效表现为出血点和出血部位的减少,止血效果的改善,实验室检 查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校正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计算方法为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〇9/升)X体表面积 (平方米)+输人血小板总数(1011),参考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 (BCSH)发布的血小板输注指南,以输注后20~24小时CCI>4.5x l〇V升判定为输注有效,CCI 。
4.求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输血管理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