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与竹编的故事,竹编的记忆

竹子制成的竹器是农家最平凡的日用器具,割草用的竹篮、淘米用的淘箩、睡觉用的竹席、晾衣用的衣架……在当时,靖江几乎家家都会做竹编 , 人人都在用竹器 。
竹园也让靖江民居成为天然的理想家园 。住宅- 竹园- 河流这一组合,是靖江极其常见的村落形态 。住宅门前是菜园,菜园前边是一条和村庄走向一致的河流,屋后有竹林,竹林之后又是河流 。前后两条河流汇入更大的河港 , 并最终通向长江,家门院后的两条小河也因此跟着潮汐的升降而流动 。隔河相对的,又是另一边人家的竹园 。
两岸之间 , 淘米声、洗澡声、捣杵之声,鸡犬相闻,家长里短互问互答 。从远处望去 , 家家的竹园连在一起,就成了竹林、竹海 。成片的竹林也连接着乡村的邻里关系,它们像是一个半私密空间,视觉上开敞通透,空间上又能兜住一家人的零碎生活 。

竹林与竹编的故事,竹编的记忆

文章插图
孤山镇广陵村也曾一度是靖江有名的“编织村”,兴盛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竹器 。有些老师傅手指一摸到竹材,竹丝就能在他手中变幻无数种形态 。指节的力量、翻转的速度都恰到好处,就是在一旁观看的人也能明显感知到他们心底蕴藏的力量 。
以前,广陵村的孩子学竹编都早,平日里上学,晚上做了作业就点着煤油灯跟着父母学竹编 。白天一家人各自忙着务农和上学 , 到了晚上才有时间聚在一起 。孩子的眼睛干净,光是看着父辈的手,在细密的篾丝中灵活穿梭,就渐渐看会了 。等到自己上手制作时 , 方才知道行之甚难 。做竹编,求的是手和眼合一 , 心跟上了,有时手还跟不上,像是把“口条”拧成弧度适合的圆形 , 靠的就是巧劲 。孩子做的竹器笨拙,大人便承担起督促检查的角色 。
竹林与竹编的故事,竹编的记忆

文章插图
老师傅们的的手也带着长年编竹子留下来的痕迹 。他们的手掌心微厚 , 布满粗浅不一的沟壑,厚茧隆起 。他们说 , 幼时学编织,手指容易被篾刀划拉出口子,如今几十年过去,陈年伤口不断更迭,手也就成了现在这样 。
因为做竹编的时日久远,许多人还保留着过去用来编织的传统工具 。他们搬出来这些工具,一边织着手里的淘米篮,一边跟我说道做竹器的要领 。做竹器,首先是选料 , 竹身直、竹节平、软硬俱佳的竹料最合适 。太嫩的竹易断,太老的就难扎了 。接着是裁料,用锯刀将竹子裁成合适的长度,就可以进入破篾阶段 。
开破竹子从正中间进刀,一破为二 , 二破为四 。竹子的“肉”厚,要破得均匀、细腻并不十分容易 。侯吉甫的动作利落 , 随着篾刀的上下翻飞,竹被劈成粗细匀净的篾丝,越破越?。?薄如蝉翼却柔韧无比,带着锐利的野性 。
去掉竹青底层必不可少,竹篾的色泽由此愈发纯净 。然后是打磨,去掉竹刺,经过一遍遍打磨后的篾丝方才显得温和,也才可以进入编织阶段 。一双手把细竹丝穿插编织,压一挑一 , 侯吉甫的手很快,经纬交错 , 篾丝之间相互服从,编出来的竹器扎实而富有弹性 。当地人说 , 东西做得好不好,哪怕是盲人 , 用手一摸就知道 。好的竹器,把它放在脸颊上摩挲,触感都是舒服的 。
竹林与竹编的故事,竹编的记忆

文章插图
还有一种是竹编凉席,席面整体呈棕红色,轻薄如帛,这是当年广陵村篾匠的老手艺 。这凉席由于多了一道“煮篾”的工艺 , 竹纤维被软化,韧性也得到增强 。如今使用过三十年,竹席颜色从青黄转成深褐红,色相温和明亮,抚摸沁有凉意 。
“竹子枯死之后,做淘箩的人家也不太多了,经济也好起来了……”
“淘箩”是靖江当地对淘米篮的叫法 。如今广陵村仅有少部分家庭还在做竹编,老师傅们说,竹虽然没有了,与竹有关的风俗却还在靖江延续:新生儿诞育 , 如果是男孩,就用淘米篮装九个红蛋,送给亲友以示庆贺;如果是女孩,则用洗菜篮装十个红蛋 。所谓“淘箩”,其实是“淘淘箩箩”的意思,寓意子孙兴旺 。
竹林与竹编的故事,竹编的记忆

文章插图
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当地留下的一片小竹丛 , 踩下去,一脚深一脚浅,一阵风声吹过 。本地人告诉我,留下来的竹丛大多是后来重新栽种的,因靖江有一大传统习俗,凡是家族有了新生儿,娘家人必定会种下两根壮竹,以寓意孩子生长 。因此,原生竹林虽已消逝,但新竹仍受到后人保护 。
离开靖江的车上,我偶然瞥见马路一侧的小区围墙内,仍有新竹探出围墙,挺拔生长 。靖江的原生竹林虽已消逝,人口的迁徙,工业的发展 , 让当地人走出了竹丛,离开了乡村,而时间却依然留下了某些温情的记忆 。我忽然觉得,旧俗的力量会将人们一次次带回到与竹器、竹林相依相偎的日子,回到人与植物、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日子 , 竹编也会在某一日重新归来,活在每一个靖江人的生活中,重新挺拔生长 。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
【竹林与竹编的故事,竹编的记忆】撰文:詹忆梦 。摄影:黄彬彬 。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