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新书架|《成语有智慧》:成语遇上文物,碰撞出广阔的文博天地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王卉
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是专属于汉语的特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们不仅存在于典籍中,更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仍被我们广泛地使用。
最初的成语教育,往往通过课堂和成语词典完成,但是只知道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还远远不够。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典故、一段历史,背后还有能印证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物。近日,系列少儿知识丛书《成语有智慧》由天天出版社出版,书中蕴含了成语背后的无穷魅力。
文物#新书架|《成语有智慧》:成语遇上文物,碰撞出广阔的文博天地
文章插图

该系列共有三册,分别是《成语讲历史》《成语说文化》《成语有智慧》,共包含了150个小学必备、生活常用成语,每个成语的讲解都包含“成语释义”“成语典故”“文化内涵”以及“代表文物”四个板块。分别囊括了成语基本含义及用法、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故事延伸出的文化知识以及与成语相关的珍贵文物介绍。
丛书中《成语有智慧》一册特别精选了数十条与生活和哲学思考相关的常用成语,内容囊括神话、寓言、历史及人物故事、服饰、住宅、生活器具几大类,从古代真实生活出发,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通过各种真实存在的古代器物,帮助孩子们理解成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比如,“金蝉脱壳”这个词,原指蝉在由幼虫变为成虫时要脱壳而出,后来才引申为我们现在熟知的用计脱身留下假象,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那么蝉为什么要脱掉外壳,又是怎么脱壳而出的呢?
再比如“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充数的故事也许很多孩子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为什么齐国的整个乐队都在吹奏竽这种乐器?除了竽,古代还有哪些乐器?打开本书的“文化内涵”与“代表文物”部分,就能找到答案哟。
还有,我们熟知的成语“画蛇添足”,基本的含义是“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背后的典故是战国时期楚国官员的酒后画蛇比赛。之后我们还可以延伸到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华文化中对于蛇的崇拜,最后可以发现在曾侯乙青铜尊盘、伏羲女娲图等文物中就可以看到典型的蛇的形象。
每一个小小的四字成语中都蕴含着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而在这些故事和典故的背后,暗藏的正是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的源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件件化为具象实物的宝藏,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看见这些文化,看见汉语言文字的伟大!
这一套“成语文化之旅”下来,孩子对陌生的成语便会印象更加深刻,对熟悉的成语也可以有新的认知,最后达到语文、历史、文化的融会贯通。
除此之外,对于每一个成语涉及到的文物,全书都对其进行了收藏标注,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件文物出自哪个博物馆。全书涉及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超过100个知名博物馆。
本套书的作者罗米是北京大学文学硕士、艺术学博士,也是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文化栏目”文博类长期特约作者,“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讲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艺术鉴赏培训课程讲师。曾多次作为嘉宾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边走边看”栏目直播,介绍国内外博物馆与艺术品。曾出版“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系列,入选2020年度博物馆主题优选童书。
成语遇上文物,可以碰撞出广阔的文博天地,《成语讲历史》《成语说文化》《成语有智慧》也可以让孩子懂历史、知文化、有智慧。
【 文物#新书架|《成语有智慧》:成语遇上文物,碰撞出广阔的文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