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演出幕后|他为8000多位演职人员的健康和防疫保驾护航

国家体育场上空,绚烂的焰火在京城的夏夜中腾空而起。舞台上,气势磅礴的文艺演出将建党百年来的“伟大征程”娓娓道来。那一晚,窦相峰遥望着鸟巢上空盛放的烟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窦相峰是市疾控中心主管传染病防控的主任医师,从今年4月起,他就进驻了“文艺演出B场地”,这里驻扎着8000多位为文艺演出做准备的演职人员。几个月来,保障演员们的身体健康,保证文艺演出的顺利进行,是他心头最大的事儿。
4月以来,每天清晨不到7点,窦相峰就从市疾控中心出发,驱车赶往55公里外位于京城北郊的演职人员驻地。走进办公室,顾不上歇一口气儿,他便开始忙着核对8000多位演员的健康数据,对防疫形势进行研判,安排一天的工作。时近中午,他来到演员们就餐的食堂,“蹲守”在大门口,“盯”着陆续走来的年轻人,督促他们口罩戴严实,别忘了饭前洗手。
防控|演出幕后|他为8000多位演职人员的健康和防疫保驾护航
文章插图
图为窦相峰(右)在食堂检查防疫情况
电话铃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是场内负责运送人员的车队管理人员。司机师傅们每天早晚接送演员们参加排练,也是防疫保障的关键人群。“请问,我们在跟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交流时,有没有什么防疫要求?”防控组为了应对场地内种种状况,制定了超过60种健康防控指引,其中就包括车辆加油指引。“说话时要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能在车上解决的问题尽量不下车。尽量采取电子支付的方式,避免接触。如果不会扫码支付,要提前准备好数目合适的现金,尽量避免找零……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扎堆儿’。”窦相峰用最简洁、直白的语言,将疫情防控的规定和措施向司机师傅解释得明明白白。
这次,被委以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的重任,窦相峰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他从2004年在市疾控中心参加工作,至今已经17年了。其间,他曾负责处置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市首起肺鼠疫输入疫情,面对面流调了亚洲首例输入黄热病病例,还处置过寨卡病毒、裂谷热等输入性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全程参与了防控工作,负责聚集性疫情的现场调查和处置。新发地疫情之初,他对首位确诊的指示病例——“西城大爷”面对面流调,“促膝长谈”中精准核实病例活动轨迹,仅22个小时就锁定了新发地市场疫情源头,为北京的快速反应争取了宝贵时间。
再往前追溯,2014年10月,他还曾在几内亚埃博拉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临危受命,作为援非专家组成员毅然来到几内亚。跟踪埃博拉疫情动态,制定防疫措施,逐步汉化更新世卫组织的最新防控技术指南,将防控知识更加直接地传递给在几华人。“我不是不知道危险,但我的专业就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我不去谁去?”追忆往事,窦相峰举重若轻地说。
【 防控|演出幕后|他为8000多位演职人员的健康和防疫保驾护航】结束了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保障任务,窦相峰回到疾控中心,又恢复了日常的忙碌工作。“防控人员是传染病和公众之间的一道屏障,要发挥工匠精神,把这道无形的屏障建造的坚不可摧,不可逾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