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北大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北大红楼·人物 | 新民学会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马瑾倩 张畅 见习采访人员 冯雅君)1918年9月,北大红楼一层西侧是第二阅览室,操着湖南口音的年轻助理员在门口为北大师生办理着借阅手续。不到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
此时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仍在寻找救亡图存真理的毛泽东,因此有机会接触更多学说思想,在李大钊手下工作,迅速地朝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毛泽东:在北大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北大红楼·人物 | 新民学会
文章插图
湖南伢子入北大勤工俭学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高校间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他们试图通过留学,学习西方的新知识、新思想,挽救国家危亡。
1918年6月下旬,已在北大任教的杨昌济来信,告诉自己曾经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毛泽东,法国政府来中国招募工人,正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好机会。8月中旬,毛泽东率领湖南青年20多人,从长沙启程赴京。
毛泽东常驻北京,一面主持湖南青年赴法留学之事,一面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对国内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自由研究。但生活费是个大问题,“非找个工作不可”。
要不做北大教室清洁员?擦擦黑板、打扫完卫生还可以旁听。杨昌济帮忙致信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公帮他们出了个更好的主意:与其做个教室清洁员,不如在图书馆工作。遂写了张条子给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主任)李大钊,“毛泽东为实行勤工俭学计划想在校内工作,请将他安排在图书馆中……”
9月底,毛泽东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登记来馆里看报的读者,每月工资八块钱,虽比不上教授几百块的工资,但当时一户贫苦人家每月的花费大约5块钱,这份工作完全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找到工作后,为了不过分打扰老师杨昌济,也能离工作地点近一些,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八名新民学会的会员,搬到了景山东面三眼井吉安所左巷7号,一个狭小的四合院。八个人挤在一间长不到一丈、宽仅八尺的小屋中,大被同眠。
大量阅读 迅速朝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利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条件,毛泽东大量阅读,可以更快地阅读到《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也能广泛涉猎西方思潮中的先进思想,以图从中找到能够改造中国的思想理论。
毛泽东后来回忆,那时候更赞同无政府主义主张多一些。“我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可是当时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你们的话说,我正在寻找出路。”
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主任)期间,收集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许多进步学生,常到图书馆向李大钊质疑、请教。正在寻找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毛泽东,勤奋好学,因工作的便利关系,获得了直接向李大钊请教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在北大红楼,除了马列著作,毛泽东还阅读了李大钊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于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我在这方面发生兴趣,陈独秀也有帮助。”
当时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各类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吸引力。除了旁听他感兴趣的课程,毛泽东报名参加了北大的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以及“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活动。
新闻学研究会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在这里,《京报》主笔邵飘萍兼任导师,介绍办报经验。邵飘萍与毛泽东因此结下深厚情谊。邵飘萍曾资助毛泽东,以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他在有关新闻学的理论与知识,和如何办好报纸等方面,给予毛泽东悉心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