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手|沉睡的良心

□刘荒田[美国]
良心不必“站岗”已是难得的“前线无战事”;能躺下来歇息 , 更是难得;居然能沉睡 , 做春秋大梦 , 岂不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马克·吐温为“理想生活”开列了三个条件:真诚的朋友 , 美好的书籍 , 沉睡的良心 。 前两个好理解 , 尽管你未必认同 , 非要换为名牌服饰、豪宅、无限额信用卡、在里头哭泣的宝马 。 最后一个值得讨论 。
谁都认为“良心”是好人的标配 , 即使伪君子也只敢心口不一 , 而没胆量宣传黑心的光明正大 。 为何教人向往的幸福日子里 , 良心最好“沉睡”呢?如此说来 , 良心作为私人品德的守护者 , 公序良俗的看门人 , 不可能全知全能 , 永不下岗 , 全天候地执行任务 。 如果遇到以下状况 , 它会猛地惊醒 , 走上哨位:遭遇抉择 , 比如 , 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 , 车站前发现扒手把手伸进别人的口袋 , 马路旁边一个没了手脚的人在乞讨 。 如果你认为第一个案例是碰瓷 。 第二个案例太复杂 , 高声呼叫虽可引起注意 , 但会把祸水引向自己 , 遭扒手的同伙报复 。 第三个案例 , 你认定乞讨者是伪装的 , 于是 , 你掉头不顾 , “良心”按兵不动 。 又或者 , 你什么也没想 , 一见义就勇为 , 良心成为至为可贵的本能 , 以上二者 , 都不会制造内心的不安 。 问题是我们未能免俗 , 老在“两可”、“两难”之间举棋不定 , 怕上当 , 又怕受警醒着的良心谴责 , 天人交战 , 难免吃苦头 , 尽管不至于痛哭长夜 。
如果说 , “路见不平”终归是过眼云烟 , 那么 , 大劫难中 , 良心没有被狗吃掉的人 , 难逃“你死还是我死”的棒喝 。 上世纪初 , “泰坦尼克”撞上冰山 , 多数男性乘客和船员宁可赴难 , 也让妇女、孩子先上救生艇 。 例外的是日本人细野正文 , 他男扮女装 , 冒着被水手们认出打死的危险 , 偷偷爬上满载妇女和儿童的10号救生艇 , 终于保住性命 。 可耻行径一经披露 , 回到日本后即被所供职的铁道院开除 , 还受到日本所有报纸舆论指名道姓的谴责 。 细野正文从此背上“卑劣幸存者”的恶名 , 熬过生不如死的10年 , 郁郁而终 。
审察正反两面的案例 , 不能不省悟 , 良心如果“沉睡” , 实在是福气 , 这一状况意味着 , 内心拥有至为难得的平静 , 平衡 。 没有战争 , 坦克的履带干净 , 火箭的发射架沉默 。 没有辗转反侧 , 安眠药瓶的盖子没动 。 没有犯罪 , 牢狱冷冷清清 。 公园的草地上 , 看到一家子围坐着吃三文治 , 小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追逐 。 你知道这一教人神往又极普通的场景 , 背后“沉睡”的是什么?是疾病 , 是催交汽车和房屋抵押贷款的通知书 , 是导致家变的全部危险因素 , 从外遇、债务到人际关系的变数 。
且以“打仗”为喻 , 对良心与外物的冲突作沙盘推演:日常所见如不排队、随地扔垃圾、吐痰 , 是小摩擦;关乎人或己的身家性命 , 那就是刺刀见红 。 最惨烈的结局是:要么良心替人殉葬 , 要么人为良心死节 。 大动乱、大变故中 , 出卖亲友、投靠敌人 ,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 , 如果当事者保有良心 , 必产生锥心的割裂之痛 。 良心不必“站岗”已是难得的“前线无战事”;能躺下来歇息 , 更是难得;居然能沉睡 , 做春秋大梦 , 岂不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阅世愈多愈明白 , “良心”是不是沉睡 , 从人脸也可识别 。 刚才在超市里遇到一个推着婴儿车 , 随意选购的女子 , 她是我的邻居 。 她的宝贝在熟睡 , 她的良心亦然 。 身为主妇 , 内心坦然 , 全心爱着家 , 也知道丈夫、孩子都爱她 , 俯仰不愧 , 道德法庭没给她发传票 , 人生不乏让她紧张、忧虑的因素 , 可是 , 此刻没有叨扰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