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大全之五----进阶( 四 )


钓点选在30米以外(水底地形平整、水浅的钓点 , 最少在50米以外或使用送钩法) , 水底有风浪冲刷出的梯形或凹槽处、凸出点或拐弯处 。 因钓点远 , 水深在5米左右就可以 。 如果钓点平整、无任何障碍物 , 水深必须在5米以上 。
第一二次投竿 , 饵团要大 , 落点要集中 , 每支竿在1平方米之间 。 第一轮下完后 , 不管有无鱼上钩 , 都要收回再换饵料 , 这样就可形成饵料窝 , 留住前来觅食的鲤鱼 。 不论那支竿上鱼 , 换饵时一定要投在原来的地方 , 如果偏离了原钓点 , 宁愿舍弃了这团饵料也要收回换饵重投 , 否则 , 就是影响钓获量了 。
钓鲤鱼有时会出现铃响线松的现象 , 这是鱼中钩后向岸边游来 , 此时要抓起海竿快速扬竿收线 , 必要时要在收线的同时向后退 , 这样大鱼才不会有脱钩的机会 。 
另外 , 投竿前一定要把摇线轮的拽力调好 , 大鱼要线时要停止收线 , 不要线时要抓紧扬竿收线 。

四.飞铅钓法
“飞铅”与“活铅”两种钓法均属于技法的应变之术 。 如何运用就跟浮标的调钓一样 , 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 并不是绝对的照本宣科 。 既然是应变 , 就要明其“应”的道理、“变”的根本 。 先说说“飞铅”:“飞铅”又称之为提铅 , 也就是在不改换钓组的条件下 , 仅仅是把铅坠整体上移一定距离的钓法 。 那么铅坠上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缩短铅坠与浮标的距离(“缩短”水线的长度) , 同时也就加大了钓饵与铅坠之间的距离(“加长”子线的长度) 。 “缩短”水线是为了减小铅坠下摆的摆幅——摆幅减小了 , 浮标翻身站立的速度就相应的得到了加快;而“加长”子线 , 就是增加了钓饵的摆幅 , 也就是减缓了钓饵下摆的速度 。 因此 , “飞铅”钓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浮标的翻身速度得到加快、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钓饵的下落速度减缓——这就是“飞铅”的“变化” 。
“飞铅”钓法与浮标、饵重、提铅的长度、鱼种、鱼情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 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 惟一的共同点就是铅坠上移 。 有时同是采用“飞铅”但效果却相去甚远 。 原因就在于钓手本身对“飞铅”的运用是否合理得当 , 是否针对适时的鱼情 。 也就是说钓手的经验是运用“飞铅”钓法的制约因素 。

“飞铅”钓法是我在垂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 ,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实战中的一些切身体会和广大钓友唠叨几句 , 以供钓友们在茶余饭后消遣之用:
1、不同鱼种 。 钓友们多是根据要钓获的对象鱼的种类来决定用标及搭配线组的 , 因此采用“飞铅”的方法也就有所差别 。
鲢鳙:属上层鱼种 , 力大身沉、冲击力十足 。 故钓友们多是采用大浮力标、粗线组、大钩 , 用浮钓的方法来对付它们 , 并根据鲢鳙的“吸”食特点 , 开饵时尤其重视饵料的状态——注重雾化好且轻、稍粘 。
可采用大“飞铅”(铅坠上移20~30cm) , 适当的延长浮标翻身后的停顿时间——过滤多余的小动作;大幅度减缓钓饵的下落时间——增加鲢鳙吸食时间 , 这对于增加钓获量是极为有利的 , 而且浮标多出现的漂移、颤抖、大黑标等鱼讯 , 上鱼率达70%以上 。
鲤、草:草鱼属中层鱼种 , 但钓友们多是采用底钓法 。 所以我就把它与典型的底栖鲤鱼归在了一起讨论 。 鲤、草的体型普遍偏大 , 而且多数胆小、狡猾 , 所以采用悬坠钓法就尤其要小心铅坠在水中的位置是否会引起鲤、草的警觉性 。 大家普遍采用长子线的方法来提高铅坠离饵的位置 。 因此 , 采用“飞铅”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 由于我们垂钓的泳层是距水底30cm的高度范围 , “飞铅”量为10cm即可 。 其应用“飞铅”的主要目的:⑴长子线良好的引、诱鱼作用;⑵铅坠的隐蔽性较好 。 而“飞铅”钓法能加快浮标的翻身速度 , 对此类鱼种几乎无明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