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因晚年一昏招遭遇厄运

文|格瓦拉同志一般来说,帝王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世界上最不应该挨饿的人群。然而,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多半由于自己的昏庸胡搞,导致某些帝王失势或者亡了国,则不免会沦落到缺衣少穿甚至饿死的窘境。在中国史上,仅有5位帝王最终被饿死,其中有一位是开国皇帝,此人正是南梁武帝萧衍。那么,萧衍究竟犯下哪些不可饶恕的错误,以至于落得被饿死的下场?01文治武功,冠绝千古萧衍出身数百年名门望族兰陵萧氏,自幼便以多才多艺闻名于世,对经史、诗文、音乐、书法、绘画、星象、佛学等各领域无所不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萧衍还精通兵法,在战场上也颇有建树。正因如此,正史对萧衍推崇备至,称他“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见《梁书·卷一》),堪称文修武备的全能型人才。萧衍|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因晚年一昏招遭遇厄运
文章插图
因为和南齐皇室属于同族(注:萧衍的父亲箫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因此萧衍在政坛的发展很顺利,最终官至雍州刺史,曾两次率军抵御北魏。东昏侯萧宝卷在位时,萧衍的兄长萧懿身为宰辅重臣,最终却被残杀。消息传至雍州后,萧衍愤而起兵为兄报仇,并迎立萧宝卷母弟萧宝融为帝。502年,萧衍攻入建康并杀死萧宝卷,随即在同年四月逼迫萧宝融“禅位”,建立起南梁帝国。南梁开国之初,萧衍注意吸取南齐灭亡的教训,每日宵衣旰食、朝乾夕惕,可以说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一门心思想要革除前朝弊政、壮大帝国。据正史记载,萧衍非常勤政,不分春夏秋冬,总是在五更天起床后便辛苦地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即使把手都冻裂了也不休息。与此同时,梁武帝还虚心纳谏,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最大限度地防止政策失误。萧衍|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因晚年一昏招遭遇厄运
文章插图
梁武帝深知选择官员的重要性,在选官工作中不仅亲自把关,并且经常召见州郡长官,要求他们一定要清正廉洁、造福民众,并按照治理成绩的优劣来决定他们的升迁、黜陟。与此同时,梁武帝还屡屡实施惠民政策,不断地减免农民的赋税,并划拨土地给流民以从事生产。由于梁武帝的孜孜求治,南梁初年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生产迅速恢复,国力也不断壮大,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02晚年昏庸,引狼入室正所谓“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随着在位日久、年老体衰,梁武帝跟大多数执政时间过长的皇帝们一样,也陷入到老年昏聩、失误连连的状态中。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梁武帝晚年沉溺于佛教之中不能自拔,为了专心致志于研究佛法,为此不惜戒掉房事长达40年。不仅如此,梁武帝还经常亲自讲经说法,甚至4次“舍身”同泰寺,前后靡费国库4亿钱,可谓痴迷至极。萧衍|唯一被饿死的开国皇帝,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因晚年一昏招遭遇厄运
文章插图
正是在梁武帝统治时期,南朝的佛教达到巅峰,佛寺古刹遍地开花,以至于出现“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的盛况(见《南史·卷七十》)。然而,僧侣不事生产、不缴赋税,而佛寺又占有数量庞大的地产、人口,如此一来,在佛教昌盛的背后,则是普通民众身上的负担陡然大增,以至于南梁国穷民贫、怨声四起。除了大肆宠佛外,梁武帝唯一念念不忘的事情,便是北伐灭魏、统一天下。因此,在北魏末年战乱期间,梁武帝数次派军北伐,但每每都失败而归。等到东魏大将侯景因为遭受权臣高澄的猜忌,为保命向南梁献出河南十余州土地以求庇护时,自以为捡到大便宜的梁武帝一口应允,随后派皇侄萧渊明率大军北上接收土地,并把侯景护送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