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如果觉得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元好问

如果你看过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一定对赤练仙子李莫愁记忆犹新。她一直念着一句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很难想象,这句写情的千古之词,出自一位十六岁少年之手。
他就是元好问。
当年,元好问赴京赶考,路遇一猎户。猎户说,刚射杀了一只大雁,没想到另一只不肯离去,悲鸣着投地而亡。
元好问被这种生死至情感动,买下这双大雁,将其合葬,并在石丘上题名:雁丘。
他写下《摸鱼儿·雁丘词》,一句问情,成了传世名句。
在璀璨的唐宋诗坛,与李杜元白陆辛苏相比,元好问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他生于金蒙混战之际,一生飘零,半世蹉跎。拼尽全力,也不过是个四处避难的布衣文人。
纵观他的一生,我们不禁思索:人生实苦,我们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蒙古|如果觉得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元好问
文章插图
余华在《活着》里写道:“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过程都要走完。”
生而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这种意义在于体验和感受,体验人间百态,感受春风秋雨。
蒙古|如果觉得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元好问
文章插图
历经少年的彷徨
感知成长的苦乐
金昌宗明昌元年,元好问降生在忻州一个世代书香的士大夫家族。
七个月大的时候,被过继给叔父元格。
元格无子,待好问视如己出,学业上悉心教导,生活上周全照拂,给予了好问安稳幸福的童年。
【 蒙古|如果觉得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元好问】每年初春,好问会跟在叔父身后,和乡里人一起摆春盘,祈求风雨顺遂。
人们从田间地头,收割最新鲜的韭菜、生姜、芹菜、荠菜、蒜苗,搭配上红花绿叶,摆在精巧的盘子里。
这些温暖的趣事,深藏在好问心中。多年后,历经沧桑的他,追忆幼年时的静好岁月,感叹道:
“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
随着蒙古兵的大举入侵,幸福的日子转瞬即逝,但经历过美好,感受过爱,就值得。
从十六岁起,好问踏上了科考之路。此时,正是宋、金、蒙混战之际,好问只能一边四处避乱,一边用功读书。
蒙古|如果觉得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元好问
文章插图
作家王小波曾说:“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成长,也是如此。谁的成长也不是一路坦途,我们都在升级打怪中,慢慢长大。
元好问也不例外,他不仅要在战争的阴云下惶惶不安,还要备受科考失利的打击。
直到兴定五年,三十二岁的他,才进士及第。而后,派官的日子,又遥遥无期。
在困顿贫寒中苦撑了五年,终于等来了朝廷的委派——内乡县县令。
虽然官职卑微,但好问还是重振精神,积极上任。
作家刘勇曾说:“成长是美丽的痛。”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都充满了欢笑和泪水。
顺境里,感受被爱的幸福,体会做人的欢喜;受挫时,感受磨练的痛苦,体会战胜困难的快感。
积极向上生长,努力向下扎根,走过少年的彷徨,方知成长的苦与乐,原是岁月馈赠的礼物。
蒙古|如果觉得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元好问
文章插图
经历中年的沉浮
感知命运的悲欢
有些事,没有足够的经历,是无法理解的。比如,才名斐然的元好问,为什么去当个小县令,替女真权贵催租?
在乱世中,如果你是个平头百姓,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要被敲门勒索、半夜催租、按户拉夫、中夜索酒……
然而,一旦做了官,哪怕是个八品县令,一家人的生活都会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