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马未都:追求名利成功后,毅然选择离开,却成就了自己的百亿收藏

马未都的起家 , 是从做编辑开始的 。
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他 , 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刻 , 常用读书来安慰自己 。 26岁那年 , 他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 , 讲述的是一个车间女神爱上普通车工的故事 。
彼时 , 描写纯朴爱情的故事 , 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 这篇小说按今天来说成了一个大爆款 , 上千万的阅读人次 , 让马未都一炮而红 。 他也因此顺利进入《青年文学》杂志社当上编辑 , 一个月工资60块钱 。
马未都|马未都:追求名利成功后,毅然选择离开,却成就了自己的百亿收藏
本文图片
马未都年轻时
十年的编辑生涯 , 马未都可以说是很多人的伯乐 。 莫言、余华、刘震云、史铁生等人的文学作品在他手中流过 。 他又力排众议 , 发表了王朔的《橡皮人》 , 让后者红遍全国 , 引领了整个80年代 。
那个时代的人 , 有一种顽主气 , 一边嬉皮笑脸 , 一边又在文章中讨论严肃的社会主题 。 大院子弟里走出来的京圈文化 , 再加上当时的文化氛围 , 造就了一批肆意挥洒 , 毫无顾忌的知名作家 , 也成就了文学的黄金年代 。
可就在声誉达到巅峰的时候 , 马未都却主动辞职 , 带着圈内人尊称的“瘦马”笔名 , 彻底从文学圈消失 。
究其原因 , 引用1993年冯骥才的一句话:“那个曾经惊涛骇浪的文学大潮 , 那景象、劲势、气概、精髓 , 都已经无影无踪 , 魂儿都没了 , 连感觉也找不到了 。 ”
马未都|马未都:追求名利成功后,毅然选择离开,却成就了自己的百亿收藏
本文图片
马未都和王朔
文学圈变成了名利场 , 已经不纯洁了 , 那就自己主动离开吧 。
离开杂志社后 , 马未都先是用积蓄开了一家海马歌舞厅 , 一面营业赚钱一面也是和朋友们聚会的地点 。 没想到的是 , 人脉广阔也有不好的地方 , 朋友们消费后不爱买单 , 加上歌舞厅鱼龙混杂 , 经常发生冲突 。
最终歌舞厅以倒闭收场 , 马未都因此亏了43万元 , 而当时北京一个小套四合院也才1万出头......
郁闷的马未都找王朔喝酒 , 二人一合计 , 既然写过那么多精彩的故事 , 见过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现实 , 何不把众多作家聚集起来 , 将故事变成剧本拍成电视剧呢?
马未都|马未都:追求名利成功后,毅然选择离开,却成就了自己的百亿收藏
本文图片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马未都又与王朔、海岩、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 , 拍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 , 策划了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 , 个个都是爆款 , 可谓全民追捧 , 最夸张的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98% , 马未都也因此在90年代初 , 就赚到了600多万的身家 。
钱也有了 , 名也有了 , 可马未都依然还不满足 ,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 欲望和理想往往容易弄混 , 他说过一句话:“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 , 你是快乐的 。 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 , 你是痛苦的!”
影视圈是比文学圈更加残酷的名利场 , 马未都也不喜欢 , 既然赚够了钱 , 干脆头也不回地离开 , 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
马未都|马未都:追求名利成功后,毅然选择离开,却成就了自己的百亿收藏
本文图片
马未都与其恩师王世襄
从此以后 , 马未都走街串巷 , 与工匠、民间艺人混在一起 , 俨然一幅“收破烂”的形象 , 作家、编剧的名头一去不复返了 。
原来收藏古董 , 才是自己的最终梦想!自从接触了收藏之后 , 马未都感觉到:文学是烟卷 , 文物是雪茄 , 抽完雪茄后 , 烟卷也就没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