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内部腐败是关键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 , 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 ,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 , 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 ,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 。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 日本人进行了以实现资本主义为目的的明治维新 , 我们则进行了一场在强大官僚资本支持下的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以后 , 日本的矿山、企业 , 甚至铁路都转给了私人经营 , 而我们竟还有不允许私人开矿山、建工厂的荒唐规定 , 对民间企业还百般刁难 , 也不知道李鸿章之流在想什么 。如果非要说李鸿章卖国 , 这大概是他后来不得不卖国的经济根源 。腐败的官僚们只知道下馆子、逛窑子、娶姨太太 , 变着花样压榨贫苦百姓、手工业者 , 甚至小业主 , 不给他们留下任何发展空间 , 整个社会弥漫着腐臭的不思进取的风气 。好像只有官僚的洋务工厂才是民族工业 , 私人的工厂就不是我们民族的工业发展似的 。我们把这种思考逐渐的在社会各个层面上蔓延 , 籍此制造出各种腐败的借口 。
北洋水师的命运是悲壮的 , 爱国将士的事迹也非常感人 , 但当时这支水军几乎是以亲属和乡友关系组织起来的 , 这也是事实 , 其内部腐败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为其悲壮感动的同时 , 也应该看到它的自身问题 , 或者说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 , 也许正是造成历史悲剧的原因所在 。把这样大的失败的责任推给一个人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 也说明我们民族到今天也不敢面对这一段历史 。
日本可以倾全国之力扩充海军 , 我们的北洋水师却无力购进新的舰船 , 官僚手中的洋务工厂也没有能力对已有舰船进行改造 。连我们的教科书也承认 , 这些洋务工厂劳动效率极低 。岂止劳动效率的问题 , 这种工厂更缺少的是创新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 就是政府给再多的钱 , 它也没有技术能力完成相应发展、改造和技术进步 。
不是说我们的工厂缺少技术人才 , 我们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詹天佑、华衡芳、李善兰这样的英才 , 但我们似乎缺少一种更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 , 或者说我们对更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有一种抵触的心态 。这才是深层次的原因 , 是生产关系没有理顺造成的问题 。到今天为止 , 我们也没有认识清楚其中的真正规律 , 或者说没有对规律真正的进行利用 , 让这一规律来有效指导我们经济生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
再说 , 这时的清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了 , 是我们没钱吗?难道以当时清政府的地大物博 , 其财力还不及日本 。不!我们当时的财力远胜于日本 。虽然我们选择了毫无活力可言的官办洋务工厂的经济运行模式 , 但日本列岛上有什么?怎能和还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清帝国相比 。可我们的钱都用在腐败的勾当上了 , 虽然内忧外患此起彼伏 , 可我们就是没有危机意识 。
【中日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内部腐败是关键】发展经济的模式都选择了大官僚可以随意控制、摆布的所谓洋务运动 , 腐败的官僚们还给自己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 其实就是向政府要钱的幌子 , 压榨百姓的托词 , 吹牛皮的说辞 。他们百般刁难私营企业 , 坚定地认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就不是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 , 是迂腐 , 是奸诈 , 是自欺欺人 , 还是自私心理作怪 , 就只能由后人评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