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律法渊源来自于“礼”,也有“寓刑于礼”的例子,但《礼记》重点强调的还是道德规范,和法律是两码事 。《礼记》上这句话的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
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这是在讲乘车的礼仪 。大意是说两辆车在路上遇上了 。
一辆是国君的,一辆是大夫的,大夫要下车,国君不用,扶着车前面的横木,点点头,就可以了 。同样,上级遇到下级,也都是下级要下车,上级扶横木点头即可 。
“礼不下庶人”是说这个规定一般老百姓不用遵守 。因为,老百姓不吃财政拨款,所以没有必要这么严格地去规范 。“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 。
级别是大夫的话,国君也不能利用暴力来逼迫大夫,那些执行刑罚的人,这时候也不要跟随在国君身边 。简单地说,“刑不上大夫”,最早和法律基本没有关系 。
当然,后来这句话在不断被引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意思就被发挥了 。大概是从写《过秦论》的贾谊开始,渐渐地,我们现在理解这个意思就成了主流观点 。
直到近代,梁启超、郭沫若也都这么认为 。但其实这层意思更多地来自于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或者说,来自于士大夫阶层对帝王的要求和限制 。
但你看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刑上大夫这样的事从古至今不曾断过 。最早周公诛管叔、蔡叔,厉王流放于浇,就是着名先例 。到了汉文帝时期,文武百官如违犯法规,朝堂之上仍难免遭受如同寻常百姓一样的刑罚 。考虑到这些受罚的高官的面子问题 。当时的执政、执法官员提出,对高级官员施刑时要宽待一些,汉文帝倒也痛快,接受了这个建议 。“刑不上大夫”只不过是刑少上点,或者不公开上大夫而已 。如何去把握怎么少上,或者如何不公开上,历史亦有参考 。比如西周时期有个“八辟”,后来也叫八议,意思就是说有八种人犯罪 。
要特别审议:一曰议亲(皇亲国戚)之辟,二曰议故(皇帝的故交旧友)之辟,三曰议贤(有德行的人)之辟,四曰议能(有大才能的人)之辟 。
【“刑不上大夫”历史之谜 不因大夫免刑罚】五曰议功(有功勋的人)之辟,六曰议贵(高官显贵)之辟,七曰议勤(为国服务特别勤劳的人)之辟,八曰议宾(前朝皇帝子孙)之辟 。不过,这个规定执行并不严格,时断时续,关键要看君王的态度和心情 。
再举个例子,发生在唐朝着名的长孙无忌身上 。有一天,他刚从前线作战回来,向李世民汇报工作,进内殿时忘记摘刀,跟皇帝李世民聊完事 。
走的时候,被看门的保安发现了 。此事本来非常严重,至少也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要知道,“十恶”是最严重的十种罪行,所以十恶不赦 。
但是李世民为了救长孙无忌,就想到了“八议”,按“八议”标准去划分,长孙无忌符合第七项 。很快,李世民就召集了诸位大臣共同商议,最终罚了长孙无忌20斤铜钱,就算拉倒了 。
所以,刑上还是不上大夫,在专制社会中,不过是君王意愿 。很多朝代,高官贵族犯罪,在处死刑的时候,为了照顾情绪,会采取秘密处决 。
或者赐死,不在大街上公开砍头 。相对一般犯罪分子来说,只是让你死得好看些罢了 。《汉书》中的解释说:因为士大夫是有社会地位、有身份的人,万一犯法,被制裁了,就是极大耻辱 。所以,死得虽然没有那么难看,也足以给世人警示了 。
关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还有一种解释,说我们对“上,下”这两个字的认识本身存在错误 。“上”表示尊,“下”表示卑 。
- 今年“春分”准确时间为21日7时21分
- 大暑节气的养生之道 “冬病夏治”
- 高温防中暑全攻略 让你经受住“烤”验
- 去角质新解 滋润角质更重要
- 秋天美白的方法
- 职场女性“饮食经”
- 10大白发克星 让你“返老还童”
- 揭秘真实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没借箭黄盖没挨打
- 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其实并非是李世民
- “勾股定理”搞定婆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