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精卫填海
3. 精卫填海,填的是什么海 填的是东海 。
精卫填海原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记述的是在中国上古时期北方有一座山叫发鸠山 。树上有一只鸟 。
它的名字叫精卫 。原来精卫是炎帝宠爱的女儿,名字叫女娃 。
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 。女娃死了以后,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也叫“冤禽”) 。
精卫鸟嘴白脚红,头上有花纹,经常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好像在呼喊着自己的名字 。她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 。
有人认为这里反映了古代人民同自然进行抗争的思想 。扩展资料: 对于“精卫填海”神话的解析,如袁珂认为精卫填海“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 。
此类解释与长期影响中国的神话研究的马克思对于神话的解释有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
“精卫填海”与“女娲补天”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性的,都是女性或者女性魂灵作为神话的主角,作为主角的女性或者女性魂灵有着挑战自然的斗志,两个神话故事中都没有提到男性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很多学者认为“精卫填海”神话发生在父系氏族时期或者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精卫填海 。
4. 精卫填海写了一个怎样的故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 。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