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纸尿裤会让孩子O型腿吗

穿纸尿裤会让孩子O型腿吗

什么是O型腿?
O型腿在医学上成称为膝内翻,是指下肢以膝关节为中心呈内翻改变,从外观上看酷似字母O的形状 。2岁以内的婴幼儿出现的O型腿大多为生理性,随着生长发育多可自行改善或修正 。存在O型腿的宝宝运动能力基本正常,但行走时步态稍显异常,严重的膝内翻患儿行走时下肢扭动明显 。
有的妈妈打算网上求证,结果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宝宝缺钙了,有的说是纸尿裤穿厚了,还有人建议宝宝O型腿需要赶紧绑腿......宝妈很困惑,这些说法究竟哪个靠谱?
穿纸尿裤真的会造成宝宝O型腿吗?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关新闻报道数据显示,在国外有的小孩穿纸尿裤穿到3、4岁都很正常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宝宝的O型腿?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0型腿,O型腿又称为“膝内翻”,其诊断标准是:宝宝在2岁后行走站立时,如果两脚并在一起,而膝关节不能够并拢,在临床上称为O型腿 。这就说明如果宝宝是O型腿,他穿或者不穿纸尿裤,腿都是O的 。
现代医学认为,宝宝的腿在妈妈的子宫里面本来就是O型的,2岁之前,腿也是O型腿,宝宝的O型腿,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随着宝宝的成长,慢慢地腿就变直了 。O型腿和宝宝的膝关节密切相关,而纸尿裤主要接触的是宝宝的髋部和大腿根部,并没有直接接触宝宝的膝关节和小腿,所以说纸尿裤会造成宝宝O型腿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
穿纸尿裤不会导致宝宝罗圈腿
用纸尿裤不会增加今后儿童O型或X型腿发生机会 。
1.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是呈螃蟹型的,出生后,双腿也是分开的,膝盖部弯曲 。这是小婴儿的自然姿势 。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可能看似有点像O型腿,但随着宝宝逐渐熟练走路,这种现象也会慢慢消失 。
2.O型腿指的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有一定遗传因素,也可能与发育有关(比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O型还与过早“人为训练”孩子站立、走路有关 。
妈妈别担心!我现在罗圈腿是正常生理现象 。等我长大一点就变正常了!
为什么会得O型腿?
O型腿发生的原因也不是唯一的,有不少疾病会导致O型腿的出现 。例如:佝偻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骨骺(较长的骨头的两端)损伤等疾病发生后出现的 。
【穿纸尿裤会让孩子O型腿吗】其中,最常见的是佝偻病,因为小时候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缺乏(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辅助),骨头变软,容易变形、形成膝内翻(说白了就是小时候缺钙导致的) 。
此外,如果胫骨(小腿骨)或股骨(大腿骨)的骨折、骨髓炎,损伤了骨骺内侧,使得骨头生长内外侧不平衡,内侧慢外侧快,这时也会形成膝关节内翻(O 型腿) 。
由此可见,O型腿的发生的原因与缺钙和骨骼的损伤的疾病有关系 。
如何预防宝宝O型腿
1、避免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宝宝11—12个月左右是最适合开始走路的时段 。但是,有些爸爸妈妈急于求成,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让他坐学步车,而这个时期的宝宝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很容易导致下肢骨骼发育不良,形成O型腿、X型腿等变形现象 。
2、减少宝宝跪坐
宝宝经常跪坐也会导致腿部变形,宝宝跪坐时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家长们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如果因为姿势或者外力因素导致孩子出现O型腿,那么应该配合医生,做好矫正工作 。
3、补充营养
倘若经医生检查后,确实为缺钙引起的O型腿,那么就要补足钙和维生素D,注重营养均衡,多带宝宝去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必要时服用补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