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楷书怎么写

1. 楷体字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 。楷 , 是楷模 , 就是标准字体 。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 。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 , 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 。钢笔楷书字形较小 , 线条粗细变化不大 , 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 , 笔画就达不到要求 , 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 。因此 , 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 , 工整规范 , 干净利落 , 不能潦草、粘连 。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 , 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 , 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 。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 , 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 , 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 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 , 打好基础 , 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 , 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 , 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 , 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 , 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 , 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
练习楷书 , 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 。练习笔画 , 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 , 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 , 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 , 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 , 掌握结构规律 , 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
2. 正楷字怎么写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 , 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 , 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 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 , 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 , 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 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 , 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 , 可以窥见当时毛笔 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 , 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 , 参差不一 , 春秋 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 , 也叫籀文 , 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 略呈方形 , 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 后人也称之为 "故".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 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 , 简化 统一字体 , 后人称之为"小篆" ,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 去繁就简 , 字形变圆为方 , 笔划改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 , 从线条向笔划 , 更便于书写 , 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 , 成为主要 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 , 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 , 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 , 风格也趋多样化 , 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