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怎么写( 二 )


心有盛典 , 自然起航 。其实我们和他们没有区别 , 都是红尘浊浪里打滚的人 , 都荒诞而渺小 , 都在日复一日重复里卑微如蚁 。
他们一天天放牛挑水砍柴 , 吃糌粑;我们一趟趟地铁公交上班奔波 , 定外卖 。他们在群山中忙碌 , 围着牛羊奔波不息;我们在都市里穿梭 , 围着业绩忙得脚不沾地 。
都是凡人而已 , 谁曾放过自己?可他们已经上路 , 而我们 , 还在讨论谁家买了学区房 , 小孩去了国外 , 老公升了官……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就没有意义、难得救赎?是不是我们也要逃离 , 才能换来片刻心灵的安宁?不 , 不是的 。在浩瀚天地间 , 我们都一样 。
他们用信仰上路 , 我们用信念生存 , 都让这偶然、荒谬又无意义的人生 , 变得意义 。张扬也只是展示这样一种生活给我们——没有高潮 , 没有起伏 , 对一切考验都甘之如饴 , 对一切际遇都坦然接受 , 这样的人生 , 也别有滋味 。
既然如此 , 你还害怕些什么?(二)身体和灵魂 , 总有一个在路上 。不知从何时兴起的这句话 , 让很多人都渴求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 更别提网上那么多火了的辞职信 。
可是你能放下枷锁 , 你能放下自我吗?《冈仁波齐》 , 是我只能看字幕的电影 。对话像简笔 , 苍白而粗狂;声音像风云 , 变换而不明 。
插曲?配乐?旁白?对不起 , 《冈仁波齐》没有 。唯一的配乐 , 竟然是朝圣路上 , 以天地风动 , 车辆轰鸣 , 人人齐唱组成的重奏 , 震撼不震撼?磕头、起身 , 上、中、下 , 敲三下板 , 除了这种声音 , 任何雕刻过的旋律都是噪音 。
你能听到的 , 只有夜幕来临 , 回荡在影院里的诵经声、朝圣路上的歌声 , 还有马达声、喘气声、说话声、风吹帐篷声、雨打脸庞声、火烧柴火声……影院里 , 总是缺少一种让人静下来的东西 , 但这部影片里有 。剥除纷纷扰扰的尘世杂音 , 你会检视那些你忽略了的东西 。
露出大拇指的胶鞋、越磨越薄的手板、孕妇分娩时的忍耐、小女孩头疼时的坚持 , 山体滑坡时的惊悚……这些东西 , 只有远离又代入 , 你才会懂 。正如虔诚、笃定、顽强 , 正如耐心、呵护、坚韧 , 正如追逐、获得、放下 , 这些东西 , 不是随性的不顾一切 , 不是重复的忍耐坚持 , 更不是简单地跪拜诵经就能获得 , 这场身体力行的朝拜 , 也只是获得真义的一门课程 。
是的 , 只是这堂课会让你知道 , 鞋破了也可以走 , 生病了也可以前进 , 死亡前也不会终止 。我们没有那么娇滴滴 。
有人说 , 疼痛若有等级 , 那么生孩子必然是十级 。影片里 , 没有孕妇临盆的痛不欲生 , 却有新生命的欣欣向荣 。
这个设定 , 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刚 。
2. 如何穿越西藏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 , 被众多教派认定为世界中心 , 是众神聚会的香巴拉;纳木那尼峰 , 藏语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玛旁雍错 , 被教徒们视为“圣湖” , 是佛祖释迦牟尼赐给世间人类的甘露 。拉昂错 , 被称为“鬼湖” , 是人们死后灵魂到达的天堂 。几个世纪以来 , 这两山两湖地 由冈仁波齐、纳木那尼、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两山两湖组成的地带 , 被藏胞称为“神山圣湖”之地 , 藏语名为“冈错” 。自古以来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被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苯教誉为神山、圣湖 , 佛教信徒和苯教徒更把它看作是圣地和“世界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