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套袖的作家给人亲近感”

|“戴套袖的作家给人亲近感”
本文图片

2022年7月11日是中国现代作家孙犁逝世20周年的纪念日 。 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号上摘录了今年5月由该社出版的《铁凝散文集》里有关铁凝怀念孙犁的文章 。 她与孙犁有过4次会面 。 “引我去探究文学的本质 , 去领悟小说审美层次的魅力 , 去琢磨语言的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的润泽、力量和奇异神采的 , 是孙犁和他的小说 。 ”铁凝回忆说 。
“孙犁先生教导我如何读书”
孙犁七十余年的文学创作 , 与祖国命运和人民甘苦息息相通 , 燃烧着熊熊的理想之火 , 他的小说、散文、理论 , 以及晚年的读书记、书衣文录等 , 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追求和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 , 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从而奠定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
孙犁在创作的同时 , 对青年一代作家的关怀、帮助和指导也是无微不至、无比精诚 。
其中 , 孙犁在作家铁凝二十来岁就注意到她的文学创作 , 称赞她的作品 , 对《夜路》《排戏》《盼》《灶火的故事》等进行评点 , 并给她写信 , 教导她如何读书等 。 1980年 , 铁凝出版第一本小说集 , 孙犁同意用给她的两封信作为代序 。
“他让我对写作‘路子’更有信心”
1979年 , 铁凝在一家杂志做小说编辑 , 业余也写小说 。 秋天 , 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她出版第一本小说集 , 她被李克明、顾传菁两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 。
在天津 , 铁凝走进了孙犁先生多次在文章中提及的他住的“高墙大院” 。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 , 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 。 铁凝看到他的侧面 , 已猜出那是谁 。 看见来人 , 他站起来 , 把手里的黄豆亮给访客 , 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 , 剩下几粒不要了 。 我捡起来 , 可以给花施肥 。 丢了怪可惜的 。 ”
“他身材很高 , 面容温厚 , 语调洪亮 , 夹杂着淡淡的乡音 。 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 , 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 。 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 , 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 , 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 。 ”铁凝在文中追忆她与孙犁先生的初次会面印象 , 孙犁高声询问她的写作、工作情况 。 她很快就如释重负 。 她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 , 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她一种亲近感 。
其后不久 , 铁凝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 , 篇幅却不短 , 大约1.5万字 。 她将它寄给孙犁先生 , 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 , 《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
“当时我只是一个刚发表几篇小说的业余作者 , 孙犁先生和《天津日报》的慷慨使我对自己的写作‘路子’更加有了信心 。 ”铁凝称 , 虽然这篇小说在技术上有着诸多不成熟 , 但她一向把它看做自己对文学的深意有了一点真正理解的重要开端 , 也使她对孙犁先生永远心存感激 。
“他洪亮的声音与病体形成巨大反差”
铁凝第四次与孙犁先生见面是2001年10月16日 。 这时的孙犁躺在病床上 , 已是半昏迷状态 , 他的身材不再高大 , 他那双目光温厚、很少朝你直视的眼睛也几近失明 。 但当铁凝握住他微凉的瘦弱的手 , 孙晓玲告诉他“铁凝看您来了” , 孙犁先生竟很快做出了反应 。 “他紧握住我的手高声说:‘你好吧?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他那洪亮的声音与他的病体形成的巨大反差 , 让在场的人十分惊异 。 我想眼前这位老人是要倾尽心力才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的 , 这真挚的问候让我这个晚辈又难过 , 又觉得担待不起 。 ”铁凝在文中这样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