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帖怎么写

1. 古代拜帖怎么写 古代拜帖的写法:
爵位+职位+籍贯+姓名+字+敬语+拜
如:汉寿亭侯前将军河东解县关羽云长敬拜
所谓“拜帖”,是为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是古代官员之间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拜帖起源于汉代,当时是用削平的木条上呈写姓名、里居等,因而又称为“名刺” 。造纸术发明以后,拜帖材料渐渐为纸质所取代 。
明 张萱 《疑耀》卷四:“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於 熙宁 也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谒’,《袁盎传》曰‘上谒’ 。颜师古 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 。上谒,若今通名也 。’据此,则‘为谒’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谒’似今之拜帖矣 。”《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怯跟班》:“穿戴好了,把拜帖、礼单放在拜匣里,又拿出出门用的烟袋 。”
扩展资料:
拜帖的作用有:
1、表明来访者的身份 。
2、预约 。
3、因为拜帖基本上是自己写的,所以从拜帖中,也可以先让对方先了解自己 。
拜帖,即贺年片:贺年片古代称为“拜帖”,宋代以前互相拜年,尤其是乡里乡亲,官场同僚,都要互相拜见 。
至宋代,士大夫为节省时间,又不失礼节,就以名帖互递道贺之词代替登门拜年,于是就有了“贺年帖”、“贺帖”等之说,盛贺年帖的锦盒叫“拜盒”、“拜匣”,以示庄重,至今日,演变为新历元旦,送贺年明信片,而春节则不见了贺年片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拜贴
2. 拜师帖怎么写 孙先生大鉴:后生培平,多年来仰慕先生,欲投门下为徒,未敢启口 。前天,特去府上,之意甚为明确,欲拜师门下,请先生不辞 。先生之书法、为人,可为天下楷模,学生为之骄傲,并愿效之 。
X先生XX师尊道鉴:
弟子XXX,久慕XX武艺,承蒙先生允纳门下,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教,团结同道,刻苦钻研,传承通备武艺,弘扬民族文化!
诚具名帖,恭行拜师大礼!
主礼:
见证:
弟子: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 。
公元二OXX年X月XX日
于 XX(地方)
3. 拜师帖怎么写 学习书法么?我也是爱好者,其实你说的拜师帖吧,现在不太通用,绝大部分就是预先彼此先培养交流下,感觉都不错,在拜上酒席(我们这里一般是老师摆)(也有弟子孝敬老师的)在席上,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宣布,学生交拜帖—敬茶—老师席上开心默认就可以了 。
也有老师在席上亲自宣布的,当然老师一定非常喜欢看重你才会有这个情况 。拜帖我写过的……X先生XX师尊道鉴: 弟子XXX,久慕XX武艺,承蒙先生允纳门下,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教,团结同道,刻苦钻研,传承通备武艺,弘扬民族文化! 诚具名帖,恭行拜师大礼 。
4. 灯会拜帖怎么写 :
第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比较少 。
第二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 。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第三是词性相对 。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 。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 。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 。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