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略遗产 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三 )


在中国出兵朝鲜后,美国人曾经发出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叫嚣 。对此毛泽东表现了大战略家的从容 。他指出:不要说苏联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杜鲁门不敢冒险打一场原子战争,就是真想在朝鲜投原子弹,也没有义务通知对方 。美国的核讹诈终于灰飞烟灭,草草收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在战略指导上,展现了他一贯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统帅风格 。
战争不仅是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而且是两种哲学、两种战争智慧,以及两种道德和勇气的较量 。战场是最公平的考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进攻穿插作战的奇迹,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
朝鲜战争是异常激烈的 。在朝鲜半岛狭小的战场上,双方投入兵力最高达300多万人 。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兵器 。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飞机轰炸密度、战场兵力兵器密度和伤亡比例,都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 。而我军参战初期,既无空军,又无海军(后来虽有少量空军参战,也只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线,不能直接支援一线作战) 。陆军装备也相当落后,参战初期基本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而且是过去缴获的各种陈旧武器混用 。但是,我军是一支久经战争锻炼和考验的人民军队 。他们英勇善战,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高度现代化的敌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业绩,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政策,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与中国进行直接和间接较量,都遭到了挫折 。这种心理重创,在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补偿,但这两场战争的胜利都带有夸大的成分 。例如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杰作的从伊科边界向巴士拉迂回作战的“左勾拳”行动,如果把地图颠倒过来看,再换到朝鲜的地形上,就是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从德川向军隅里、三所里穿插迂回,切断美9军退路的战法的翻版 。但海湾战争美军的“左勾拳”是用装甲部队打伊拉克的溃军,正如美国的一个材料上所说,“伊军的混乱状态使盟军部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主要战略机动——相当于13个师的‘左勾拳行动’” 。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美军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第7军是2.4公里,第18空降军是4.1公里 。而当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的“左勾拳”,是步兵作战,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是5公里,14个小时连续作战,先后打垮南朝鲜第7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前进70公里,切断了敌军的退路 。向南突围与向北增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飞机、坦克支援下,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这一仗,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创造了步兵进攻作战速度的极限,获得“万岁军”的赞誉 。有人评价说,有史以来步兵从未如此辉煌过 。
人与武器同等重要 。越是以弱胜强,人的能动因素越起决定作用 。越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装备因素对胜负的影响越大 。建立一支掌握现代高技术兵器的人民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确立大国地位的基本条件 。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20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长 。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 。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 。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但是勿庸讳言,由于敌我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我军的火力、机动力和后勤补给能力与对手相比,都相差甚远 。战争证明,没有必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影响取得更大的胜利 。这场战争使我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以便有效保卫国家安全的迫切性,因而下决心建立自己的军火工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