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经济实力 农业的发展状况

【晋朝经济实力 农业的发展状况】由于兵事将休,在晋武帝时期就废除屯田制,将民屯田给予农民,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 。占田制及荫客制使世族占田有法可依,平民也拥有一定大小的土地,但世族大量并购土地的问题并未解决 。虽然课田法使地租比曹魏时重一倍,但由于农民由赋税更重的屯田农民构成,所以负担比屯田制稍微减轻 。由于被荫庇的农民只需向荫庇者交租即可,国家税收得由其他编民齐户承担,这使更多的农民转荫至大地主名下 。最后政府税收短缺,世族获得经济特权 。
西晋统一全国后人口但仍未恢复到东汉水平,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更使人口数急剧锐减 。五胡乱华期间发生多次大屠杀,例如刘聪、刘曜、石勒及石虎在华北的屠杀 。战乱带来的瘟疫及饥荒,也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甚至发生“人相食,饥死者十五六”的惨事 。除战乱因素外,两晋人口数也因为种种因素被隐瞒 。政府赋税繁重,使得百姓依附在大族或寺庙下逃避课税;当时军人及部曲、僧人、道士及奴婢是属于别籍而不入户;此外,因为战乱使大量人口外移或是迁入后隐瞒户籍。由于北方战乱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动 。滞留华北的汉人则依靠40余个坞堡自卫 。当时主要流亡潮有六次,296年晋惠帝时期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数万人民由关中经过汉中,抵达蜀地,之后协助李特、李雄立国 。另一股经汉水、宛至淮河,后为石勒吸收 。巴蜀动乱后,人民逃至荆湘地区,因受土豪欺压而叛乱,最后为王敦、陶侃平定 。并州饥民向冀豫地区乞食,后由田甄率领,称为“乞活贼” 。凉州少受战乱,众多人民前往避难 。由于保留大量汉人文物制度,形成“河西文化” 。华北动乱时,众多人民逃往辽东,由慕容皝设侨郡收留 。后来这些侨民协助慕容皝建立前燕 。[5]最后也是最大的一股是在永嘉之乱后由中原流向江南,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于东晋时期共有五次,分别为司马睿移镇江东时期;祖逖、祖约北伐失败南撤时期;后赵灭亡,桓温北伐时期;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时期及刘裕北伐失败时期 。南迁侨姓世族成为东晋朝廷与南朝的支柱 。侨民渡江后主要分布在荆扬梁益四州,有些深入闽广之地 。侨民主要先安置在侨州郡县,入白籍,可以减免赋役 。由于侨州郡县迁徙不定、侨民与当地人民混杂,户籍难于管理,影响了政府赋税收入 。所以安定后实施“土断”,将侨民就地入户(黄籍)以裕财实兵,并使官吏丧失免税特权 。在东晋时共实施四次 。当时人民为重要资产,战争时不论是侵略者或是被侵略者,往往强迫人民迁移,以防资敌,尤其在华北或江淮地区常常发生 。
 标签: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