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悯农的古诗怎么写

1. 古诗悯农咋写 悯农
chú hé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hàn dī hé xià tǔ
李绅像汗 滴 禾 下 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悯农
chūn zhònɡ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无 闲 田,
nónɡ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
lǒng shàng fú lí ér ,
垄 上 扶犁儿,
shǒu zhòng fù cháng jī。
手 种 腹长 饥。
chuāng xià zhī suō nǚ,
窗 下 织 梭 女,
shǒu zhī shēn wú yī。
手 织 身 无 衣。
wǒ yuàn yān zhào shū,
我 愿 燕 赵 姝,
huà wéi mó nǚ zī。
化 为 嫫 女 姿。
yí xiào bù zhí qián ,
一 笑 不 值 钱,
zì rán jiā ɡuó féi。
自 然 家 国 肥。
2. 用古诗悯农写作文 悯农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悯农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诗一开头,就来了个特写对准农田一角连续摄下:“春种”、“秋收”两组镜头 。春日里,农夫满怀希望的播下一粒粒谷种,十月秋风里,又挥汗割收沉甸甸、饱鼓鼓的金黄谷穗 。诗人运用对句以“一粒粟”变成“万颗籽”喜人收获景象,表现的是农田巨大丰收 。然而作者写目的并不是着眼于收成,是要唤起读者联想:时令推移、农活更换-----是让我们体会农民累月劳动的辛勤 。
“四海无闲田;”接着作者由特写的近镜头“点”俯瞰摄取的丰收面貌图片后,把摄相头拉开,特写大镜头,对准“面”进行鸟瞰,那就是:“四海(耕种范围广)无闲田(土地利用率高)------再度强调了丰收的盛况 。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一粒”能够收获“万籽”,四海之内遍地黄澄澄的谷穗,能够收获多少个“万籽”啊 。
这样好的收成,如此辛勤的劳作,农夫门应该过一种足食无忧的生活吧.丰收以后应该能够改变劳动者的悲苦命运吧?可是得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就是那些众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人门得来的最后结果.这一出人预料的结句,就似一声雷鸣,使人魂飞魄散,惊起无限的思绪:从春种一粒到秋收万籽,劳动者需要多少血汗才得以实现?四海田无闲需要多少劳动者的繁重劳动?可是为什么农夫却落了个饿死的结局?这么好的收成年景尚且还饿死人,那么大荒之年,农夫命运又该如何?不禁让人不寒而栗.这些问题作者留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思索.去探究.去找答案.诗人就是通过这种含蓄而余味永久的诗篇,暴露农夫门的无尽痛苦,寄寓作者对于农人深沉”悯农”心.

第二首一开头又是一个特写镜头:”锄禾日当午”作者精心勾勒了一个”锄禾”特写场景.要说锄禾应该是农人在普通不过的农活,问题是作者安排在”日当午”的特定环境里,这就和一般意义上的农活不同了.锄禾一般是在盛夏,至今在我们的农村还流传着”夏锄三伏”的说法.可是我们的锄禾不一定是在日当午.你看盛夏赤日炎炎,犹如火烧,且还是在当午,那种酷暑和酷热之苦真让我们感到了焦灼难耐.浑身着火.
作者独具匠心加重浓墨描写农夫耕作苦:”汗滴禾下土” 。对”汗”挥洒笔墨,就抓住了最有典型的事物,产生了有包孕的艺术片段感染效果.汗说明了天气的酷热,惟有大量的汗水才足以说明农夫耕耘之辛苦.作者是如何描述汗水之多呢?汗水滴滴达达撒滴在禾苗,而且撒落到了泥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