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这首诗是怎么写的( 二 )


诗人惜墨如金 , 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 , 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 , 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 , 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 , 如今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联系诗的前两句 , 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 , 而当是轻风细雨 , 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 , 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 , 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 , 带走春光 , 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 , 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
4. 是谁写的春晓这首诗的 春 晓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 
处 处 闻 啼 鸟 。
夜 来 风 雨 声 , 
花 落 知 多 少 。
[注释]
春晓:春天的早晨 。
晓:天亮 。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
闻啼鸟:听见鸟叫 。
眠:睡觉 。
闻:听见 。
夜来:昨夜 。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 , 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 , 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 。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 , 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 , 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二句 , 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 , 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 , 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 , 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 , 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千百年来 , 人们传诵它 , 探讨它 , 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 , 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
[作者简介]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 , 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淡雅清新 , 多写田园隐逸生活 。和王维齐名 , 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
古诗今译
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春天是美丽的 , 有醉人的花香 , 有迷人的风景 。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 。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 , 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 。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 , 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 。同时 , 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 , 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 , 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 , 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 , 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 , 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 , 沁人心脾 , 使人陶醉 。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它看似平淡 , 却韵味无穷 。不写繁花似锦 , 不写芬芳醉人 , 只用寥寥数笔 , 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 。诗人由喜春而惜春 , 用惜春衬爱春 , 言简意浓 , 情真意切 。从那“夜来风雨声”中 , 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