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学术的“问津机制”

文化若要传承 , 就必须面对“过去” , 而研究“过去” , 把必须知道的“过去”谈出来 , 才能把必须继承的东西担当起来 。 这其中的关键 , 是如何把必须知道的“过去”谈出来 , 即如何谈往?
杜鱼所编《三津谭往·2013》 , 表面看像是一部论文集 , 但它却不仅仅是学术文章结集 , 更是一个学术机制运作的系列成果之一 。 书里谈的都是必须知道的“过去” , 所收文章各有所专 , 的确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 但在我看来 , 最大价值不是汇集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章 , 而是证明了一个学术机制的存在价值 。 那么 , 这本书背后的学术机制是什么呢?简言之 , 首先是问津书院每月定期举办问津讲坛 , 主讲者在会后要提交一篇与当日演讲有关的文章 。 演讲之前 , 媒体上会发布预告;演讲之后 , 主讲者要接受媒体采访 , 采访内容会及时整理成文章见报 。 最后 , 每年的演讲文章和采访文章还会汇编成书 , 在下一年正式出版 。 这种谈往的办法 , 别处还未看到 , 姑且称之为“问津机制” 。 这种机制的创新之处是三个“及时”:一是通过问津讲坛 , 将研究天津文化的各路学者及时联系起来 , 以讲坛为平台集体发声;二是演讲的核心内容及时转换成访谈文章见报 , 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大众;三是将演讲文章和访谈文章结集出版 , 及时转化成正规文献并广泛传播开去 。 天津文化中的诸多“过去”经过这种“及时”处理 , 便不再是泛泛而谈 , 而成为可触摸的历史、可聆听的传统、可传播的知识……
一个时代的学术进步 , 靠的是众多学人的集体努力 , 但如何才能使众多学人既能单兵作战 , 又有集体冲锋的平台?必须要有个合理的学术机制 , 否则众多学人只是闭门造车 , 各自为战 , 分散努力 , 就形不成学术的合力 , 很难在文化上有创新和推进 。 “问津机制”是产生于学院外的学术机制 , 却并不排斥学院中人 , 而恰恰成了沟通体制内外学人的桥梁 。 通过这座桥梁 , 体制内外的学人在问津讲坛得以及时交流切磋 , 新史料、新问题、新方法在此得以碰撞交锋 , 研究空间在这种交流碰撞中得以拓展 , 天津文化研究由此异军突起 , 在地域文化研究中独树一帜 。
【演讲|学术的“问津机制”】谈往自然首先要有“料” , 但如何才能将众人手中的“料”变成“学” , 就必须强调“术” , 而“术”就是机制 。 因此 , 面对《三津谭往》 , 不仅要为将“料”变成“学”的研究者点赞 , 为参与“问津机制”运行的媒体人点赞 , 更要为实施“问津机制”的问津书院和设计“问津机制”的杜鱼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