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后,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二 )

座次|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后,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文章插图
水浒一百零八将初现倪端,就此离去宋江虽然坐上了梁山一把手的交椅,但是追究其根源,他上梁山,与其他人不同,他是被逼上梁山的。宋江与梁山其他人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当时的封建制度等级观念,早就在宋江心中牢牢扎根,不管梁山众人如何拥簇他,他所向往的,依旧是能够站在朝堂之上。人在江湖,心在朝堂,他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满身江湖气息广交好友的江湖儿郎,可是实际上呢?他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各位懂得如何笼络人心。但是也不能就此将他定义为一个完全的坏人,他一直希望得到朝廷的器重,对朝廷格外衷心。宋江上位后,将原本的“聚义堂”改为了“忠义堂”。只是,这个“忠”,究竟忠的是谁,是梁山的弟兄?还是忠于朝廷?亦或是,忠于他自己?在宋江的控制之下,梁山之上,逐渐与封建制度重合,或许在宋江看来,这样对于梁山来说才是长久之计,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梁山上昔日的义气江湖气淡了,利益也越来越重了。座次|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后,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文章插图
公孙胜宋江依据凭借着他的城府和七窍玲珑心,与梁山众人称兄道弟。最先发现倪端的,当属天闲星——公孙胜。公孙胜发现宋江的异常之后,并未向众人揭发,或者是去找宋江对峙,他很清楚自己不是宋江的对手,只能选择等待,等待一个彻底离开的机会。于是,在宋江在忠义堂的座位安排完后,公孙胜就离开了梁山。晁盖在位时,聚义堂的座次安排是按照每个人功劳的大小来排主次的,对于江湖儿女来说,自然是靠真本事说话的。但是宋江不这样做,他的做法简单粗暴,原来跟着晁盖坐左边,现在跟着他的人坐右边,这样做了也就罢了,还说什么按日后出力多少再做定夺。伪善这个词,简直就是为宋江量身定做的。看起来公平公正,不包含一点私心,实际上呢,划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明明是要拉拢势力帮助自己,却又要说这样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来维持自己的人设。忠义堂之上,就变成了左边晁盖,右边宋江,简直是泾渭分明。公孙胜看的明明白白,意识到趁早抽身,才能保全自身,作为一个已经出家了的道士,俗世之物与他而言不过都是负担,他已经亲眼看着原本的兄弟情谊慢慢变质,该离开了。公孙胜就这样向众人请辞了,“贫道去也。”此梁山,已非彼梁山。古人以笔墨为光阴着色,通过书画刻下历史这只庞然大物的足迹,让后人对流走的时代与世事有可追寻。但这些描摹的足迹中交杂着作者的个人观点与目之所及的有限认知,完整的、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模样,需要更宏大的视野才能窥度。《资治通鉴》就是史书中的拓宽器,教人以更深、更广的视角明鉴更真实、更准确的历史,助人培养全面、客观的大智慧。纵观过往与未来的毛润之就对《资治通鉴》格外钟情,多年间书不离手,晚年时床头最醒目的仍是翻烂的《资治通鉴》著本,贴身护士孟锦云对毛润之与之热情讨论书中观点的情境一直记忆犹新。《资治通鉴》里有不可错失的大智慧,值得一读,也值得深解,为此我们真诚向读者推荐这本书。但我们不推荐市面上的释义、标注版本,那些经过所谓学者添油加醋、被错乱的现代新式思想曲解的《资治通鉴》已失去本身的深度与意义。我们推荐仅配字译的原本,只有这样最原汁原味作品才能保留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哲思,才能将想象空间留给读者,才配得上真正的史学爱好者。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