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行书怎么写

1. 行楷、行书、行草,这些字体有什么区别 楷书的字体工整,横平竖直,一笔一划交待地非常清楚,看起来端正、稳健、雍容、秀丽 。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略有变化,可以认为是楷书的快写 。主要是连写或简写了部分笔划,显得俏丽、轻盈、流畅、明快 。
草书则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大多数笔划简写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点画飞动、上下字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相通 。但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可以说是“潦草的行书” 。它的特点是飞腾奔宕、笔势连绵回绕一气呵成,字型夸张浪漫,极有艺术感 。有些书法家的“狂草”将草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如唐代的怀素) 。
楷、行、草三种字体以楷书为基础、行书是发展、草书是再发展 。它们的特点单个来看是完全不同的,但也有一些介于它们之间的字体,因揉合了两种字体的特点所以被认为是过渡体:
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应该是行草写起来快,行书容易辨认,呵呵最好还是写行楷两者兼顾
2. 什么是行书 苏轼的书法,举为“宋四家”之首,这应与他的文名有关,也与其书法造诣有关 。与一般书法家不同,苏轼具有独到的书学思想——这就是他的意造无法说、艺道相合说及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审美思想 。东坡有“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诗句 。论草书复言“我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
此所谓“意造”并非是臆造,而是强调书法的抒情性,体现的是无意于佳的美学思想 。他赞成庄子技进乎道的思想,在《日寓》一文中引用了子夏的话:“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同时又与儒家“志于道”的思想相合 。苏轼有“书要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之语,解缙评东坡书“丰腴悦泽,绵里藏针”,便是其刚健流丽说的最佳注脚 。
苏轼书法艺术的最大成就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学与书艺并重,以学养为书,书作富有书卷气;二是哲学思想偏重佛道,强调书法的表现性,开创了尚意书风 。
苏轼弟子黄庭坚评东坡书曰:“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 。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 。中岁喜学颜鲁公、杨疯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 。”大致道出了东坡书法的渊源 。而苏轼楷、行书字形欹侧,受颜鲁公《东方朔画赞》影响最大 。
苏轼书法,世称“苏字”或“苏体”,以楷书、行书最为典型 。其书用笔偃卧,点画丰腴遒媚,字形偏扁,以欹侧取势 。据说东坡写字不悬腕,以枕腕作书,运指不运腕,笔锋亦呈一定角度偃卧纸面 。这样便造成点画厚实丰腴的特点,也造成横向舒展,纵向拘束的状况,形成了苏轼特有的风格特征 。
苏轼传世书作甚多,据说传世书简八百通,传世题跋六百件,尚有大量刻碑刻帖传世 。有学者将苏轼书法分作凝练端庄类、豪放不羁类、潇散淡宕类三种 。但总体而言,豪放一类极少,端庄一类居多,而潇散淡宕一类成就为最高(如《太白游仙诗》) 。与米芾相比,今人多以为苏轼的技巧水平稍逊,究其实则是两人的人生态度造成了书法风格的差异 。
苏轼在思想上虽然崇尚佛道,但实践上仍然倾向于儒家,故其表面上性情幽默,而骨子里则恭谨严肃,是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正人君子,这使得苏轼的书法走向端庄一类,与米芾的颠倒欹斜形成极大反差 。今人学书有“米芾热”而无“东坡热”,主要原因应该是苏轼书法过于端庄,抒情性逊于米芾,而深层原因则是苏轼书法深厚浓郁的书卷气为一般人所不能追及,此亦无可奈何之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