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草字怎么写

1. “草”的甲骨文怎么写 [古诗《草》]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 , 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从全诗看 , 原上草虽 有所指 , 但喻意并无确定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 , 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
【甲骨文的草字怎么写】【注释】本诗又题《草》 。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 , 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 。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 , 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 。“又送”两句诗意 , 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 , 春草生兮萋萋 。”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 , 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 。全诗结构严紧 , 格调清新 , 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 , 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
【点评】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 , 但含意深刻 , 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2. 明字的甲骨文到草书的写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3. 小字的草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怎么写
草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简介: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 ,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 , 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
甲骨文简介: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 ,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 , 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 , 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 ,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
金文简介: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 也叫钟鼎文 。是
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金文可略分为四种 , 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4](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前221年~219年) 。
小篆简介: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 , 推行“书同文 , 车同轨” ,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 由宰相李斯负责 ,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 , 进行简化 , 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 , 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 , 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
隶书简介:隶书 , 亦称汉隶 ,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 横画长而直画短 , 呈长方形状 , 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 , 由程邈整理而成 ,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 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