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 。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 。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 。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 。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 《兰亭集序》 。
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 。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 。
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 。"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 《兰亭集序》真迹 。
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 。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 《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 "诏书" 。
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
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 。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
3. 兰亭序到底是谁写的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 。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 。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永欣寺(即现在的云门寺)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的传奇故事,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 。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 。
- 敝的拼音怎么写的
- 王莽新政是什么 王莽新政有历史记载吗
- 土鳖是什么意思 土鳖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 ig是什么 ig是什么社交平台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名句
- 心里有事睡不着的伤感句子
- 女人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眼泪
- 组织拼音怎么写的
- 肚子大是什么原因 肚子大是什么原因怎样能减下来
- 拉绿色的大便是排毒吗 拉绿色的大便是胃癌的前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