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从何而来?( 二 )


文章插图
即使不喜欢、不会格律,但是按照永明体的四声入声,也是能研究得透透的,因而才有南梁皇帝偶合格律的《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才有对王绩《野望》五律第一首的公认。
《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
远雾旦氛氲,单飞才可分。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
【 王昌龄|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从何而来?】谁知独辛苦,江上念离群。
(格律分析见专栏,此处不赘述)
跟随五律出现并逐渐成熟的就是五绝,大概也是成型于南北朝晚期。“绝”作为“解”的同音字,是把较长的乐府诗分为小段截取的意思,后来就固定成四句一解。不过开始都是没有格律的古风解,毕竟平仄关系得到则天皇帝时期才正式成型,但是和五律一样,同样有暗合平仄关系的五绝出现——因为平仄关系的基础就是四声标注作诗,这其中的延续性是必然的。最早的符合近体格律关系的五绝,应该是梁武帝萧衍的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偶合的近体绝句: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格律分析见专栏,此处不赘述)
总的来说,对于近体诗格式的形成与推广,律诗早于绝句,五言早于七言。
王昌龄|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从何而来?
文章插图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下台,宫廷诗人作鸟兽散,遭遇到和前期锦衣玉食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携带着经年研究得来的宫廷诗制(格律),进入社会层面,在生活的磨难中,精神得到历练和充盈,因而写出大批格律精美、内容充实的近体诗作品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与追捧,格律诗因而成为一时风流,并正式进入科考,成为教辅材料风行天下。
我们可以注意这个时间段,神龙政变是705年,李白、王维生于701年,王昌龄生于698年,杜甫生于712年。格律诗风行时期,正是李白、王维、杜甫、王昌龄这些盛唐顶尖诗人的成长期,在这一时期,格律诗规则不断完善,相替、相对延自南北朝,而对仗延自上官仪,相粘则是在后期逐渐成熟——这就是为什么王维、李白多“折腰体”的缘故。不是诗仙、诗佛水平不行,而是诗歌技巧在当时没有成熟到那一步。小十岁的杜甫就洞穿了这一切规则,所谓集大成者为圣——诗圣之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同样,七言格律诗的成熟和杜甫可以说是一起成长的。而七绝,则得益于王昌龄和李白的大力推广、规范,逐渐成为盛唐至今最受欢迎的近体诗格式。
要知道在南北朝至初唐很长一段时间里,七绝是不招诗人待见的,因为这种诗体,“体小而俗”——只有四句,所以体小,又有七言,容易流俗。是李白的兴趣、王昌龄的功力改变了诗人对七绝的态度,他们找到了七绝最擅长、最适合表达的送别、离别之情感,再加上语言系统的逐渐复杂,五言因为过于精简而高古,七言诗才正式走上格律诗舞台,与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共同扛起唐诗这面大旗,挥舞了一千年。
王昌龄|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从何而来?
文章插图
最早的偶合格律五绝是梁武帝的,最早的偶合五律是梁简文帝的,最早的七绝、七律虽然不可考,但是要说律化(律句,格律规则不完整)的七言绝句、四联诗,必然也是在齐梁之间——所以说南北朝时期,是盛唐诗歌的摇篮,是绝不会错的。
但是你要说谁给这些体式命名,那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考也。
像这种没有官方规范的渐成格式,提出的人多了,就成了规矩,最后被官方采纳。
就好像今天我这篇文章,说遵守格律的就是近体诗,不就是我给它下定义了吗?虽然晚了点,也算是添砖加瓦,说不定千年之后的人,也会考证到我这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