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的拼音怎么写的

1. “来”的拼音怎么写
来”的拼音【lái】
1. 来的拼音【lái】 笔划 7 五笔【GOI】 部首 【木】
2. 来是指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 。来往 。过来 。归来 。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3.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 。向来 。
4.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 。将来 。来日方长 。
5.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
6. 做某个动作:胡来 。
7.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
9.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
10.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
11.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12.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13.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4. 姓 。
出处: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 。——《说文》
贻我来牟 。——《诗·周颂·思文》 。
于皇来牟 。——《诗·周颂·臣工》 。
来日方长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来,至也 。——《尔雅》 。
憧憧往来 。——《易·咸》
我行不来 。——《诗·小雅·采薇》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翩翩两骑来是谁 。——唐·白居易《卖炭翁》
然往来视之 。——唐·柳宗元《三戒》
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
往昔初阳时,谢家来贵门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中文的拼音是怎么来的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是一个外国人 。
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 。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 。
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 。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 。
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前奏可以远溯至明末,但是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运动,其直接原因是中国人至今铭心刻骨的“甲午”国耻 。
这一点钱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现代国音》(1929)一文中说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 。
于是,“推行简字以谋求普及教育的运动,日盛一日……” 。其实,文字领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汉字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经发生动摇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偿巨额军费之外,还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等地 。其时,朝野震惊,激发了社会民众,特别是有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的爱国天良,大家推究中国失败的原因,一致认为“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家断不能富强 。”
当时,被称为“思想界之彗星”的谭嗣同就首先带头呼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各界人士群起响应,纷纷起来创制简单易学的“切音新字 。”
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也就是汉语拼音运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据统计,清末最后十年中,至今犹有案可查的各种拼音方案就多达二十七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