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争夺战……与三国前期这些赫赫有名的战役相比 , 公元244年发生在今天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北面的兴势山之战 , 可谓寂寂无名 。对于三国后期魏蜀之间的这场战役 , 《三国志》里仅有寥寥数语 , 而以战争场面为小说重要内容的《三国演义》里却寻不到只言片语 。然而 , 后世战略家对此战评价甚高 , 将其列为“退战”的经典战例 , 认为蜀汉因此得以延续国祚20年 。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 , 蜀汉由蒋琬和费祎相继执政 。二人认为 , 魏国地域辽阔、势力强大 , 与之正面交战难以取胜 。在此形势下 , 二人决定改变诸葛亮在世时的进攻方略 , 暂时不对曹魏发动大规模进攻 。随着战略方针由攻转守 , 蜀军的兵力部署也进行了调整 。242年春天 , 姜维率领的部分蜀军首先从汉中退驻涪县(今四川绵阳) 。第二年 , 蒋琬亦率蜀军主力撤驻涪县 , 此后 , 费祎出任蜀汉大将军 , 从患病的蒋琬手中接掌兵权 。相比汉中 , 涪县的地理位置更靠近蜀汉的心脏地区 。同时 , 当地有涪水运输之利 , 上抵边关江油 , 下达重镇江州(今重庆) 。陆路北通剑阁 , 西南距离成都仅三百余里 , 粮饷供应方便 , 可以接应四方 。蒋琬和费祎的想法是 , 边境若有紧急 , 可由此领兵北上增援 。
但是 , 这一兵力部署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蜀汉前沿阵地汉中的防务 。诸葛亮在世时 , 汉中作为蜀汉北伐的前进基地 , 一度集结了蜀军主力 , 规模维持在10万人左右 。而243年蜀军主力南撤以后 , 汉中的军政事务由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主持 , 其麾下兵力仅两万余人 , 又分散在数百里范围内的多处据点之中 , 呈现出相对薄弱的态势 。若是敌人大举入侵 , 后方援军不及时救援 , 汉中便有陷落的危险 。
魏国方面也看出了这一形势 , 从243年(魏正始4年)起 , 魏国出现了要求进攻蜀汉的呼声 。当时魏明帝曹睿死后 , 大将军曹爽(曹真之子)与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 。司马懿长期都督荆、豫、梁、雍诸军事 , 屯师秦、陇 , 西拒蜀汉诸葛亮 , 东灭辽东公孙渊 。正始前期 , 他每年皆督师淮河沿线 , 击退吴军进犯 , 功勋卓著 。与司马懿相比 , 只是凭借魏国宗室身份及魏明帝宠爱的缘故而执掌朝政的曹爽 , 在军事领域毫无建树 。因此 , 曹爽急于在战场建功以树立威望 。正始5年(244年)春天 , 曹爽以其表弟夏侯玄为征西将军 , 都督雍、凉诸军事 , 大规模征兵六七万 , 并以关中及氐羌民为运夫 , 总计十余万人 , 准备伐蜀 。当年3月 , 不顾司马懿的反对 , 曹爽以大将军身份亲自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 , 决心以优势兵力 , 趁虚攻陷汉中 。
汉中是处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一片较为狭小的山间盆地 , 它的北面是莽莽秦岭 , 南面为大巴山 。自古这里就被称为“形势之地” , 所谓“前控六路之师 , 后据两川之粟 , 左通荆襄之财 , 右出秦陇之马 , 号令中原 , 必基于此” 。这里交通便利 , “北瞰关中 , 南蔽巴蜀 , 东达襄、邓 , 西控秦、陇 , 形势最重” 。作为连接关中与巴蜀的主要通道 , 历来敌对双方为了自身的进退考虑 , 都会竭尽全力争夺此地 。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 , 汉中对于蜀汉的意义要比对于曹魏的意义更为重大 , 这一方面是由于嘉陵江和汉水的原因 , 汉中与蜀中的联系更密切 ,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秦岭的险峻比大巴山更甚 。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 , 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 。魏蜀以秦岭为界 , 尚可共享秦岭之险 , 若以大巴山为前沿 , 则地理上的优势将倒向魏国 , 故而时人即言“汉中则益州咽喉 , 存亡之机会 , 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 失去汉中 , 蜀汉就难以立国 。只不过 , 魏国要夺取汉中又谈何容易!从关中前往汉中较为近捷的是穿越秦岭山脉的几条通道 , 即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 其中褒斜道以南循褒谷、北走斜水而得名 , 路程五百余里 , 道的北口即是渭水之滨大名鼎鼎的五丈原 。这条道路在秦岭诸道中相对省时省力的 , 故汉代关中通往巴蜀的驿路就设在这条道上 。即便如此 , 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争中 , 仍因褒斜道险峻的山路吃足苦头 , 感慨“南郑直为天狱 , 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
- 三国差距最悬殊一役 官渡之战曹操逆转袁绍
- 官渡之战的经过是什么 官渡之战的经过20字
- 官渡之战中袁绍麾下不可忽视的两大谋士大揭秘
- 惊爆6招堪比微整形的化妆术
- 砧板病菌堪比马桶 砧板什么材质好?
- 火烧赤壁的主人公是谁 火烧赤壁的主人公是谁
- 史上真实的关羽 身高堪比姚明 与曹操争美女
- 揭秘真实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没借箭黄盖没挨打
- 赤壁之战的后世说法 后人该如何评价赤壁之战
- 古代妓女10大避孕方法 堪比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