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诗经·豳风·七月》有云:“女执懿筐 , 遵彼微行 。 ”筐 , 属编织用具 。 我国编织工艺历史悠久 , 千百年来 , 聪慧的劳动人民将竹子、芒草、藤蔓等植物编织成篮、筐、盘、篓、箩等各种生活用具以及精美工艺品 。
广西气候温暖湿热 , 芒竹藤条资源丰富 , 分布较广 。 这里的民间编织艺人用他们的巧手编织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编织物件 。
本期我们将一同探寻自治区非遗代表性技艺项目——博白芒竹编织技艺 , 感受八桂人民指尖上的智慧与艺术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博白芒竹编织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遗名录
批次:第五批
地域:玉林·博白
博白芒竹编织是博白县当地民间编织艺人依靠口授手传的技艺 , 把竹和芒作为原材料 , 经刮青、剖篾及去皮、剥芯、晾晒等工序 , 用交、压、缠绕等技法 , 在模型上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一种传统技艺 。 博白芒竹编织品做工精美、古朴自然 , 具有独特的地方工艺风格 。 2014年 , 博白芒竹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博白县位于广西的东南部 ,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热量丰富 , 阳光充足 , 雨量充沛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使得芒竹柳藤、棕草林木等竞相攀生 , 尤其盛产丹竹、芒萁草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爱上非遗|爱上非遗?:芒草竹丝指尖绕,经纬交织展古韵】博白当地丹竹和芒萁草 。 陈美静 摄
竹影摇曳 , 芒草青青 。 博白人不仅以种竹为习惯 , 还把丹竹、芒萁草等植被利用起来 , 编织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 , 如捞饭用的捞子、筛米的筛子、挡雨的蓑衣、劳动生产工具篓、箩、篮等 , 几乎涵盖了村民的衣食住行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丹竹、芒萁草编制成各种生活用具 。 陈美静 摄
博白芒竹编织传统由来已久 , 早在宋代 , 当地的民间编织就已闻名 , 编织几乎是人人掌握的一门手艺 。 如今 , 博白是广西重要的芒编生产出口基地 , 被誉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 。
走进博白芒竹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莫承振的工作室 , 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芒竹编织品 , 有古朴的吊灯、精美的篮子、别致的箱包……还有许多被编织成动物形状的艺术品 , 一个个栩栩如生 , 惟妙惟肖 。
本文图片
莫承振的工作室展厅一角 。 胡兆双 摄 刘亦文 制
莫承振出生在一个芒竹编织世家 , 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编织能手 , 闲暇时编织竹火笼、竹谷箩等器具 , 不仅供自家使用 , 还拿到圩市上售卖补贴家用 。 耳濡目染下 , 莫承振也掌握了芒竹编织技巧 。
本文图片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岭南古琴传正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办讲座提升中职语文教师非遗素养
-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修文物》姊妹篇《我在苏州学非遗》纪录片正式启动
- |摩围短评|非遗要在坚持保护中发展
-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韶关始兴大力开发瑶绣文创产品
- 汉字|汉字主题书房:让你爱上中国字
- 非遗文化|西乡塘区多措并举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 非遗|体验非遗项目感受熊猫文化 外籍友人品悟天府文化之美
- |民俗馆夏令营开启,“小小传承人”在这学非遗
- 端砚|非遗少年说|端砚、伍丁诞、疍家糕……肇庆小主播为家乡非遗代言
- 非遗文化|吕梁市70多个非遗项目在孝义集中展示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