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方腊仅八员上将,为什么能让梁山损失大半好汉?其中隐情暗藏玄机( 二 )
文章插图
那么梁山中的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呢?无他,唯有无尽的束缚。在明眼人看来,宋江的嘴脸已经显露无疑,而歃血为盟之后就是一世的兄弟,谁先反叛谁就是不忠不义之徒。因此,就算心里面有再多的不愿,也只得乖乖奔走。梁山军队的忠义已经变得不再牢靠了。而反观方腊一方,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差别。面对排山倒海的梁山军,方腊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提心吊胆,尽管他早已料到起义一事必然会引来朝廷的镇压,再加上梁山军名声在外,方腊的心颤抖到了极致。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方腊一方已经是被逼到墙角的兔子,唯有拧成一股绳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此一来,方腊一方的士气反而大振。不知道梁山军在保卫江南时,有没有回忆起自己守卫梁山泊的日子呢?
文章插图
此外,施耐庵对于梁山征方腊一事也得负一定责任。三、时代所限,强行剧本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其创作思路和核心思想必然可以从现实的土壤中找到一点养分。《水浒传》的修改与出世也离不开施耐庵所处的时代。施耐庵在现代的定义是“明初文学家”,言外之意就是元代遗民,经历两朝更替的百姓是注定离不开战争的,《水浒传》便是施耐庵在逃避战乱之时所作,待作品终结时,朱元璋的农民起义也几乎宣告成功了。倘若施耐庵将结局锁定为梁山起义成功,政府是否就可以认为他在鼓吹反动?倘若朝廷在梁山的作用下湮灭,政府是否就能给他扣上“反讽政府”的罪名?这一切都是施耐庵必须考虑的地方。
文章插图
为了作品能够顺利流传,作者的笔开始在小说上面动刀子了,于是便出现了为许多人诟病的情节——安道全被调回京师,理由是皇帝身患小疾。要知道,古代的“疾”和“病”是不一样的,前者多指小恙,而后者才是病重的意思。用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安道全调走,无非就是想让梁山将士在受伤之后没有后勤救援。除了之外,进入讨伐方腊的情节之后,梁山泊的人似乎一个个都成了“纸糊”的。此前,不论受伤多重,梁山泊的人总能够咬牙坚持,和敌人杀个七进七出,而故事发展到这里之后,“受伤即死”似乎成为了一个魔咒。在种种不合理因素叠加下,梁山以折损六十三名好汉的代价换来了胜利,然而,也算不得是胜利。笑到最后的,仍然是北宋政府。
文章插图
多年后,蒙古铁骑冲破边防,有谁还记得当初落草的英雄的英姿?他们的忠骨恐怕早已风化了吧。小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快活地降世,快活地离开,这可能是梁山好汉上梁山最终的美满目标。尽管自己一辈子都要被冠以“贼寇”的骂名,但他们心中知道,倘若这乱世能为他们留下一片净土,落草为寇的命运也不是他们所要的。招安前的梁山好汉是一群有血性的狼,他们因时而动,劫富济贫;招安后,他们无异于朝廷供养的一群家犬罢了,不论他们心甘情愿否,朝廷的令牌丢在哪里他们就得快马加鞭,赶到现场,为了所谓的“国泰民安”贡献自己的生命。江南与方腊的一役,是梁山作为“一盘棋”的最后拼搏,当然作者是不会让梁山一方赢得胜利的。否则,小说的结局就要完全变更,中国的历史也会在施耐庵的笔下开出希望之花。
- 押司@水浒传这女人死得很冤,令人同情,杀她的男人称不上是梁山好汉
- 卢俊义!水浒传他武功天下无双,主动要求上梁山,却因为没门路惨淡收场!
- 李逵@此人在水浒传中可有可无,却能料到宋江结局,并让李逵吃尽苦头!
- 步战!《水浒传》被低估的步战高手,他一招放倒燕青,有实力单挑武松
- 水浒传!《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时,战死的第一位高手是谁?
- 招安派&《水浒传》中,此人频频给宋江挖坑,原来他才是最坚定的反招安派
- 林冲@水浒传中有一猛将,他能30回合战平林冲,却被李逵两斧子击杀
- 排行!水浒传武功前十排行,梁山六位好汉榜上有名,第一居然是他!
- 蒋门神&水浒传中唯一的失误,武松病逝于六合寺是个骗局,真相令人落泪
- 武松@水浒传中这五人可与卢俊义一较高下,武松上榜,第一位完克卢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