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四书|她年轻守寡,地位堪比孔子,造就千万烈女,却被称为历史罪人!
导读:今天的故事,要从大家都熟知的女子“三从四德”说起,虽然在当今社会,封建社会对女子制定的那一套道德规范,早已经被人所摒弃。但是毋庸讳疑的是,这一套社会规范在程朱理学风行的宋代及其以后各代形成了巨大影响,也成为了封建时代女性观最突出的指导思想。
文章插图
那么所谓的“三从四德”到底是指什么?这一套伦理规范的提倡者又是谁呢?请听小编一一给您道来:所谓的“三从四德”是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却与一位著名的才女有关,这个才女就是文名赫赫的汉代史学家班昭。
文章插图
说起班昭,现代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封建时代,班昭的名头却是非常响亮,尤其是宋代以后,班昭更是被官府当做妇女的典范大加推崇。班昭生于公元49年,死于公元120年,活了70岁左右,在古代称得上是高寿。她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当时著名的文豪,受到家风影响,班昭文才飞扬,常常被被召入宫中,教授皇后及宫中妃嫔诵经读史。
文章插图
在文学成就上,班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婚姻生活上,班昭却过的很不“如意”。她十四岁成婚,嫁给了同郡曹世叔,曹世叔外向风流,班昭温柔细腻,年少伉俪夫妻情深,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但是好景不长,曹世叔病逝,年纪轻轻的班昭开始了守寡的岁月。她忘不掉自己早亡的夫君,便发誓不再嫁人。如果班昭的这种行为放在宋代以后,一定会被社会当做典型大肆宣扬,没准还会立个贞洁牌坊。但是很不巧的是,班昭早生了一千多年,因为汉代社会民风开放,妇女改嫁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像她这样不改嫁的,反而会被视为异类。
文章插图
这种现象,倒是像极了现代,如果有女人因为青年丧偶就发誓不嫁,不仅没有人夸奖她,反而只会引来各种非议。班昭没有因为拒绝改嫁而受到社会的推崇,但是却因为非凡的文采,在当时男权社会下生活得风光体面。很难想象,她就是女子“三从四德”的首倡者。她的主张,主要体现在所做《女诫》七篇中。《女诫》是《女四书》之首,是民国初期及以前,几乎所有读书的女孩子的启蒙读物。被称为是封建社会妇女礼教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万世女则之规。【 女四书|她年轻守寡,地位堪比孔子,造就千万烈女,却被称为历史罪人!】
文章插图
而班昭也因此被称为女中之民父,在民国之前具有和孔子一样崇高的地位。《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近代以来,有学者如此评价班昭及其《女诫》:>班昭对女人的七条原则,不惜丢弃人类普遍的感情内容,字里行间都是女人的谦卑。这本来是男性对于女性的无理要求,却因此被视为信条,被女性所宽容接受,并得以流传,而班昭无疑也成为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为纣助虐者。
文章插图
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班昭一个人的错,班昭深受社会风俗之苦,痛恨改嫁之风,这才想以一己之力移风易俗,谁知道后世许多妇女的人生观和自己并不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关键在于,是社会风俗强加给每个妇女的人生,才造成了后世无数悲剧。一个开明的社会,是应该让妇女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禁锢她们的思想和行为,更不能因为嫁与不嫁,而对她们大加鞭笞和嘲讽。不过幸运的是,从建国后到现在,妇女的地位越来越高,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社会道德伦理的影响,现代女性自由及女权的观念,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当年男尊女卑的情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江苏省军区#我与酒与美女诗人……!
- 伤友们&500束花638万多针!他们是织就颁奖花束绒耀之花的“织女”
- |“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内阁首辅$女子出一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 大学|不推荐“女生报考”4个专业,看似女生人数多,实际就业竞争很大
- 李焕英|光喊口号的“女性电影”,歇歇吧
- 季贞一#才女相中一男子,写下情诗:何须问短长,尺寸自思量,后两句绝了
- 师弟&《望春山》《朕和她》《家财万贯的我拿了短命剧本》《师弟》
- 称呼$“官人”是什么意思,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