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越绝粮,使 素忠为信,告粜于吴 。——《越绝书》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 。
——《世说新语·文学》(5) 又如:信使(使者)(6) 通“讯” 。音讯 [message;information]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
——李白《大堤曲》(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8) 书信,信件(晚起义 。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letter]函使报信 。
——清· 袁枚《祭妹文》(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10) 姓◎ 信 xìn〈副〉(1) 放任;随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 。——《醒世姻缘传》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白居易《琵琶行》(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 。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3) 果真,的确 [certainly]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 。
——《史记·华佗传》烟涛微茫信难求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信知生难恶 。
——唐· 杜甫《兵车行》信造化之尤物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3. 信字演化过程 xìn信造字法:会意字形演变字源解说信,金文(人)(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 。
有的金文(千)(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 。造字本义:许诺,发誓 。
籀文承续金文字形 。篆文与古陶字形相近 。
隶书将篆文的简写成 。在现代商业社会,“诚信”是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而重要的人格品质:言己所思为“诚”* ;践己所诺为“信” 。
1、文言版《说文解字》:信,诚也 。从人,从言 。
会意 。,古文从言省 。
讣,古文信 。2、白话版《说文解字》:信,诚实不欺 。
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 。,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 。
讣,这是古文写法的“信”字 。
4. 仁义礼智信的篆体怎么写 【仁义礼智信】字大篆体的写法:【仁义礼智信】字小篆体的写法: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
扩展资料:1、篆书特点: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 。行笔圆转 。
线条匀净而长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 。
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 。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 。
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 。
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 。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 。
这种在力度 。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 。
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 。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 。
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2、“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