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 。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 。
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便是他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读各种兵书 。在谈论兵事时,有时候连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难不倒他 。但其父却并不因此觉得骄傲,反倒认为赵括缺乏战场的实战经验,对待打仗过于轻率,不懂得灵活应变 。他很担忧自己的儿子一旦上了战场,不当将军还罢了,如若为将,恐怕使得赵军失败的也会是赵括自己 。没想到,赵父的担忧还是发生了 。
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谋,撤下老将廉颇,换上赵括为赵军主将 。赵括上任后,更换了军中的官吏和制度,并改变了廉颇之前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兵攻打秦国 。秦军的主将白起听闻消息,他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一路佯败,将赵军吸引到秦军的阵地附近,实施反包围,切断了赵军的后路,使得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粮草断绝 。
最终,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虽然他英勇杀敌,但还是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 。赵括终究还是为自己的“纸上谈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 。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 。
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吗?又或者是有什么隐情导致了人们对他的认识发生了偏差?
我们对赵括的评价,应该是来源于历史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当时的一些客观实际情况,这样作出判断才较为全面和客观 。
赵括,他并非是白衣,他的父亲也曾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赵奢,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兵二代,他从小也算是天资聪颖,学习能力极强,很小都能熟读兵书,也能从赵国发生过的战役中总结经验教训 。可以说,赵括并非是一个纯粹的书呆子,他并非那种死读书的人,他能将书上的知识结合实际发生的战役来进行评判,那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他并非是毫无应变经验的 。
那么为何赵括的出征会导致失败呢?敌我两方,失败的原因不是从自身来寻找就是从对方来寻找,不是自己太弱那一定是对方太强,这里,我们要花点时间谈谈秦国的白起,赵括这场战争的对手 。
白起的作战才能是极其强大的,他是一个伟大的将领,并被称为四大战将,可谓对他的评价之高 。
赵括也许是缺乏对战经验,但换做任何一个新起之秀,面对强敌如白起,估计也只能惨败而归了 。
赵括是怎样失败的
赵括,作为赵国的新任主帅,替换了老将廉颇,出征了长平之战,失败的一谈糊涂 。那他为何会作为主帅,他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导致赵括能够取代廉颇成为主帅,那又是为何赵括在此战役的对抗中会一败涂地呢?
首先,从赵括本人的性格和特长说起 。他这个还是比较直爽的,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城府,所谓初生牛犊,他有着创新精神、不惧怕困难和危险,再加上出生于武将世家,天生对于排兵布阵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记忆能力很好,对于孙子兵法之类的书早已是烂熟于心,并能结合不同的战争场景加以转变 。
就算是如此,赵国军难道会觉得赵括比廉颇老将更厉害么?为何一意孤行将廉颇换下来,换上了赵括上场 。这其实是有着外在助力的,那就是秦王的挑拨,外加赵国军察人不明,所以导致了中途换帅,这可是兵家中对敌的大忌啊 。
- 揭秘“五胡乱华” 中国历史上150年的南北战争
- 揭秘洪秀全的88位娘娘 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 揭秘曹操为何选择儿媳甄宓家为冥婚对象
- 揭秘大清最克子皇帝 太子立一个竟就死一个
- 古代太监不止只有男人可以当 揭秘女太监阉割
- 揭秘英祖李昑是朝鲜历史上最高寿的帝王吗?
- 揭秘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武士集体自杀事件
- 揭秘古代最离奇婚姻 皇太极为何娶俩寡妇?
- 揭秘杨玉环成为李隆基的女人 完全是夺爱的结果
- 揭秘西楚史上第一大将龙且之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