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一代艺术家: 以新的工作方法,记录时代变革( 二 )

艺术|新一代艺术家: 以新的工作方法,记录时代变革
文章图片

李燎《腹肌》
善用身体作为创作元素的艺术家童文敏(生于1989年 , 现工作和生活于重庆)认为自己并无固定的工作方法 , 常常在创作中通过看似违反逻辑的行为 , 时常简化的或具规律性的动作 , 激发微妙且具启发性的行动及其视觉诗意 。在《微风》中 , 用沾了颜料的树枝如微风般拂过她的后背和画布 。在《海浪》中 , 在沙滩上 , 她的身体随着海浪运动 。
艺术|新一代艺术家: 以新的工作方法,记录时代变革
文章图片
童文敏《海浪》
从“可乐计划”、“口腔计划”直至“柠檬计划”的一系列艺术实践 , 何翔宇的创作常从他对某个物件、事件或现象的观察出发 , 走向其独特而相对疯狂的内核 。展览中 , 他以游戏的形式结合了内省及对他人的关注 。在作品《May 14th, July 17th, August 27th》中 , 何翔宇用幽默的方式模拟了文化沟通过程中的艰难挑战 。在每一件以拍摄日期命名的影像中 , 各个在此前互相不了解的人们应艺术家的号召齐聚一堂 , 以表演游戏的方式演绎领会异国历史的困难;使用另一种语言的困难;以及融入其他文化环境的困难等 。艺术家本人也参与进活动中完成表演任务 。在巧妙且带有极强刺激性的表达中 , 艺术家回顾了全球化的遗产 , 将不断被迫在全球各地漂泊迁徙的人们聚到一起 , 因地缘或文化身份的短暂重合而产生共鸣 。
艺术|新一代艺术家: 以新的工作方法,记录时代变革
文章图片
何翔宇《May 14th, July 17th, August 27th》
建筑师王子耕曾担任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导演组建筑历史顾问 , 在他的工作中 , 他选择用展览和艺术去平衡脑力过剩 。《1994年》是一个偏个人叙事的单人剧场装置 , 他希望将程式化的建筑项目展示转向成为一次关于场所与记忆的探索 。“这个装置缘起于小时候我和我父亲共同度过的一段时光 。1994年 , 我的父母离异 , 我父亲租下北大燕东园的一个院子当作办公室 , 我跟着他在这里暂住 。这是我唯一和父亲单独相处的两年 。为了方便我上学 , 我的父亲当时在他办公室的货架后搭了一个单人床 , 这里便成为我临时的家 。我坐在床上 , 透过货架观察父亲办公室的记忆成为了这个作品的起始点 。两个联动的单人剧场交互开合 , 通过窗口 , 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虚像置身在1994年的梦境里 , 也可以在某一个刹那与对面的陌生人不期而遇 。这起始于我个人的父子回忆 , 同样也试图理解任何关系中的依赖、对立、遗憾的情感联系 。”王子耕介绍 。艺术|新一代艺术家: 以新的工作方法,记录时代变革
文章图片

王子耕《1994年》单人剧场装置
而梁琛(生于1987年 , 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将“以空间为主体 , 挖掘并介入空间潜意识的工作方法称之为空间催眠” 。他的同名系列延续四年半时间 , 从宇宙爆炸开始 , 到地球形成 , 再到丹东的地质 , 山水形成、城市形成、街区形成 , 再到艺术家个人从小生活的住宅建筑的历史 , 及其住宅内部不同时间的三次装修的呈现 , 以此唤醒他的童年物质与空间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