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的是怎么写( 五 )


大致上讲 , 余姓于汉时迁入安徽的歙县一带 , 并落籍此地繁衍发展 。汉以后 , 我国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 , 但北方要弱得多 。
余姓有不少迁居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 , 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的望族 。
又由于北方战乱 , 余姓南迁不可避免 , 部分余姓族人迁入湖南、湖北 。唐代以后 , 余姓才迅速壮大起来 , 并形成东南一带两处望族 。
余姓迁入福建、广东等地 , 始于唐末宋时 。明清之际 , 余姓不仅已遍布江南各地 , 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郡望堂号 【堂号】 “清严堂”:宋代余元一 , 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 , 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 , 号“清严” 。
“忠惠堂”: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 。沂王无后 , 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 。
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 , 就是后来的宋理宗 。理宗即位 , 封天锡为奉化郡公 , 死后谥“忠惠” 。
【郡望】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08年)改新都郡置郡 , 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 。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 , 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 。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临淮郡置国 , 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 , 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 , 南至安徽嘉山 , 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靖江市 。南宋时改为郡 。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郡 , 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 , 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 , 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四、家乘谱牒 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谱五卷外纪一卷 江苏:镇江京江余氏宗谱四卷、镇江余氏宗谱四卷 安徽:余氏族谱(卷数不清)、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类、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潜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类、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 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卷数不清) 湖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首六卷 广东:余乐族谱三十卷、曲江余氏族谱四卷 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荣县余氏族谱四卷 余、佘 (百家姓典故) 余佘系出一源 两姓谊属弟兄 “余”与“佘” , 都是汉人的姓氏 , 两个字看起来极为相似 , 如果不仔细分辨 , 可能有许多人还看不出其间的那点些微差别呢! 关于“余”、“佘”二字之间这一段错综复杂的关系 , 可以从古人杨慎的笔记上 , 看出大概 。
杨慎是这样说的:“今人姓有此而妄写作佘 , 此不通晓说文而自作聪明者 , 余字从舍省 , 舍与蛇近 , 则禅遮之切为正音矣 , 五代宋初人 , 自称曰沙家 , 即佘家之近声可证 , 而赊字从佘 , 亦可知也 。” 另外 , 清代学者张澍在《姓氏五书》上也指出:“古有余写佘 , 余之转音为禅遮切 , 音蛇 , 今人妄作佘 , 非也 。”
从这两段记载 , “余”与“佘”两个字 , 以及两个姓氏之间的关系 , 便十分的显然了——两个姓氏系出于同一来源 , 根本就谊属兄弟 。余、佘二氏的系出一源 , 还可以从他们的繁衍地点 , 找到有力的证据—— 《姓纂》一书中指出:“余 , 望出新安 , 秦由余之后 , 代居歙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