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怎么写( 五 )


nbsp;辑录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沈约的《宋书·乐志》,而后有南朝陈时徐陵的《玉台新咏》、隋代王僧虔的《伎录》、智匠的《古今乐录》,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宋代郑樵的《通志·乐略》等 。但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还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辑录了从不尽可靠的陶唐氏之作到五代的歌谣与乐府,共计100卷,又将自汉到唐的乐府诗分为12类:nbsp;1、郊庙歌辞 。
帝王祭祀天地、神祗(zhī)、祖先所用的乐章 。多为祝颂赞美之语 。
【汉乐府怎么写】如《郊祀歌》、《安世房中歌》 。nbsp;2、燕射歌辞 。
统治者宴会时所用的乐章 。nbsp;3、鼓吹曲辞 。
主要指用鼓、铙、箫、笳等乐器合奏的军乐 。是武帝吸收的北狄西戎等民族的新声 。
如《铙歌》 。nbsp;4、横吹曲辞 。
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武帝时从西域传入,协律都尉李延年更造新曲28解(乐曲一章称一解) 。
nbsp;5、相和歌辞 。是美妙的民间歌谣 。
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有“丝竹更相和”与“人声相和”两意 。nbsp;6、清商曲辞 。
声调比较清越,故名 。源出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琴调) 。
nbsp;7、舞曲歌辞 。分雅舞和杂舞 。
雅舞为郊庙、朝飨所用舞乐,杂舞为宴会所用舞乐 。最初多起于民间,后来传入宫廷 。
nbsp;8、琴曲歌辞 。与古琴曲调相配合的乐歌 。
有五曲、九引、十二操 。《乐府诗集》所收琴曲歌辞,上起唐虞,下迄隋唐,多为后世伪作,尤其题为上古所作诸篇更不可信 。
nbsp;9、杂曲歌辞 。《乐府诗集》说:“《杂曲》者,历代有之 。
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所怀,或言征战行役之所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故总谓之《杂曲》 。”nbsp;10、近代曲辞 。
乐府自唐以后演变为一般的诗词而衰歇,唐、宋人所指乐府中的《近代曲》,实即隋、唐间的《杂曲》 。《乐府诗集》说:“《近代曲》者,亦《杂曲》也 。
以其出于隋、唐间,故谓之《近代曲》也 。”后人或主张于乐府分类中删去《近代曲》一类,并入《杂曲》 。
nbsp;11、杂歌谣辞 。为徒歌、谣、谶、谚语 。
nbsp;12、新乐府辞 。是唐代的新歌,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nbsp;汉乐府诗的思想nbsp;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歌谣辞”中,尤以“相和歌辞”为多 。nbsp;班固虽然没有把西汉乐府诗全部记录在《汉书》中,但他描绘了当时乐府诗创作与采集的盛况,并对西汉乐府歌诗的总体特征作了精辟的评论:“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
(《汉书·艺文志》)这是西汉乐府歌诗的精髓与灵魂 。班固的这一评论虽是对西汉乐府歌诗而发,但同样适用于东汉乐府歌诗 。
班固所谓的“事”具有广义性,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所谓的“哀乐”也具有广义性,几乎包括社会群体中的各种感情 。大体而言,汉代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nbsp;(一)、平民百姓的痛苦与挣扎nbsp;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
《汉书·贡禹传》说:“武帝征伐四夷,重敛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困重,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 。”
nbsp;平民百姓生活的这种悲惨景象,在乐府诗中有更为形象的反映 。nbsp;有写义公遭劫而被勒索的 。